本报讯 (吴晨迪) 近日,苏州高新区通安现代农业园启动水稻育秧工作。在育秧基地,农技人员忙着播种、覆土、控温、调湿。自动化播种机匀速行进,将稻种均匀撒落于育秧盘中。育苗床上,新出的秧苗已吐露点点新绿。技术人员记录叶龄,检查根系发育,根据其生长状态进行精细调控。
“作为水稻生产的首要环节,育秧质量直接关系到全年粮食产量。育好秧、育壮秧,才能为全年粮食丰收开好头、起好步。”农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园区积极应用智能化水稻育秧技术,推广新品种、新模式,提升了育秧效率和秧苗质量。该园区今年培育的优质秧苗已进入生长关键期,再经过25天左右即可移栽至大田。
下一篇:5G从普惠性连接走向精准化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