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易简财经
近日,各平台上不断有网友发帖称,自己买到的娃哈哈纯净水生产商竟然是今麦郎,并对此感到十分疑惑。
5月15日,#娃哈哈客服回应纯净水由今麦郎代工#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
随后,娃哈哈官方回应称,公司和今麦郎的确存在委托代工关系。不过自2025年4月起,已终止与相关代工方的合作。
虽说双方已经终止合作了,娃哈哈却在声明中强调,终止合作的原因是——今麦郎个别批次纯净水产品未通过出厂抽样检测。
代工引争议
其实,早在2024年便有网友反映其所购买的娃哈哈纯净水实为今麦郎代工。
据网友们统计,部分娃哈哈纯净水的生产商包括今麦郎隆尧、河源、咸宁、汤阴等多家分公司,外包装也与娃哈哈工厂生产的纯净水有些许不同。
针对外包装的差异,娃哈哈客服表示,公司在全国各省(除海南外)都有生产基地,基于不同产地消费者需求,同一款产品有多种包装版本,因此包装存在差异性。
但对于“为何选择今麦郎”、“为何包装存在差异”这些核心疑问,娃哈哈却选择避而不谈。
据一位熟悉生产工艺的20年娃哈哈老员工介绍,宗庆后在世时,娃哈哈生产线组建完成后几乎没有找过代工。
在他看来,找代加工会影响消费者的品牌认知。既然是今麦郎加工,消费者会疑惑“为什么不直接买今麦郎?”
毕竟,在普通消费者眼中,同样是纯净水,娃哈哈和今麦郎在价格上差的确实有点多。
在天猫平台上,娃哈哈纯净水596ml*24瓶的价格为38.9元,今麦郎纯净水550ml*24瓶的价格为27.9元。虽说克重不同,但其中1L左右的差距,也不至于相差11元。
由于娃哈哈曾表示,自家纯净水“经权威检测机构检测达到了实验室用水级别”。因此,这次被爆代工问题,也让一批有实验需求的消费者反应巨大。
毕竟,纯净水作为实验室应用最广泛的试剂,其纯净程度深刻影响着最终的生产、质量分析结果。
娃哈哈此次针对代工事件,或许会有一些补救措施。从纯净水整体上看,它的工艺其实是比较简单的,很少出现不合格的情况,不知道此次今麦郎不合格到底是因为水质问题、标签问题,或者是其他问题。”
内部矛盾持续升级
近几年来,娃哈哈纯净水一直是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娃哈哈纯净水销售额达到48亿元,占公司总销售额的19%。
由于需求量巨大,娃哈哈涉及代工的产品主要就是纯净水。
2024年,娃哈哈销量大幅上涨,却因华北水灾导致涿州工厂设备受损,以及新购买的高速瓶装水生产线没能快速形成产能补充,导致产能下滑。
为保障市场供应,娃哈哈才找了今麦郎的工厂进行代工。至于今年为什么又找到今麦郎,则是因为——娃哈哈关闭了 10余家分厂的生产线。
据娃哈哈员工介绍,被关闭的这些分厂里,部分来自陕西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衢州娃哈哈启力饮料有限公司、徐州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深圳娃哈哈荣泰实业有限公司等。
这几家公司有一个共同点:虽由宗馥莉担任董事长,但在股东或董事中,有娃哈哈老臣杜建英的身影。杜建英于1991 年加盟娃哈哈集团,曾任娃哈哈集团党委书记,是核心管理团队成员。
该员工提到,关停的生产线大量涉及与杜建英有关的分厂。例如:
陕西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杜建英为董事;
深圳娃哈哈荣泰实业有限公司、衢州娃哈哈启力饮料有限公司共同的大股东“广元金信投资有限公司”,宗馥莉持股60%,杜建英持股40%;
徐州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的股东红安永盛投资有限公司,杜建英持股62%。
在相关单位协调下,公司负责人给出了一份工作安排方案,其中提到“目前乳品公司因股东争议问题,生产线暂时停产”。
结语
自宗馥莉正式接管娃哈哈之后,关于娃哈哈的争议似乎就没有停歇过。
从最开始对集团的“宏胜化”改造,到多地工厂停工、薪资骤降、企业班车停运、老员工集体讨要说法,娃哈哈的内部矛盾还在持续升级。
不过,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娃哈哈集团的营业收入约为700亿元。
这意味着,在宗馥莉的带领下,娃哈哈实现了业绩的大幅回升。当然,这一成绩也受益于去年的舆论环境。
就目前来看,宗馥莉的改革之路注定没有那么平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