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苏州日报
原标题:园区总工会通过一项项服务给“奔跑的心”打造温暖的家,也让“骑手”变帮手——(引题)
暖“新”添力基层治理(主题)
苏报驻园区首席记者 董捷
吹蜡烛、切蛋糕、发放生日礼包……近日,在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文萃路社区工会驿站,一场面向饿了么、美团两大平台骑手的集体生日会准时举行。同一天,普洛斯物流园司机之家二楼,几名货车司机与物流仓库一线操作工也共同庆祝集体生日。
一天两场集体生日会,是苏州工业园区总工会贴心服务职工、情暖新就业群体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总工会精准问需于“新”、按需为“新”服务,聚力凝“新”暖“新”、激活“新”力量,通过一项项直抵人心的服务给“奔跑的心”打造温暖的家,凭借一次次面对面的双向对话引导新就业群体融入党建覆盖圈、党群服务圈和基层治理圈,为这片创新之城基层治理汇聚群防群治力量,助力打通城市治理循环末梢。
一个行业工会让“奔跑的心”有了娘家
倒映在波光粼粼的金鸡湖面,亚洲最大水上摩天轮“苏州之眼”凭借现代化、时尚感、国际范,成为苏州文旅当之无愧的“顶流”。3月下旬,就在“苏州之眼”试运营的前一天,40名外卖骑手及家属提前登上这座全球第八座回转式太空舱摩天轮,抢先体验。
“你看那儿,我每天送菜的必经之路,一天要跑好多遍,都没停下来看看,原来这么美!下次一定带娃来坐。”来自叮咚买菜的骑手郑世超5年前从河南来苏州从事外卖配送工作,很少有机会带家人出游。这次和妻子平生第一次乘坐摩天轮,他觉得意义非凡。30分钟的高空体验,欢声笑语不断,大家纷纷用手机拍照,定格美景和与家人互动的温馨瞬间。
一次摩天轮之旅,一场忙里偷闲的春日游览,是园区外卖行业联合工会联合各方链接资源,为新就业群体送上的一份心意。2023年6月,作为园区3000多名外卖小哥的“娘家”,园区外卖行业联合工会正式成立。当天,专注于新就业劳动者职业特点的园工暖“新”服务队成立,让面向“小、快、灵、闪”的一站式服务更加多元、更有质量、更为精准。
覆盖饿了么、美团等外卖配送平台企业的3051名外卖配送员,园区外卖行业联合工会两年来把工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行业优势,积极开展学历提升、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社会治理、身心健康咨询等多方面的教育培训。去年,结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日少、不可长途出行等职业特点,园区总工会为他们打造了展示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风采特色的一日疗休养行程。“目前,我们已向2000名外卖员、快递员、货车司机、家政服务员赠送职工互助互济保障,向2000多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免费体检、健康理疗服务,让每一位奋斗者都能在园区感受到家的温度。”园区总工会副主席贡小静这样说。
一个暖“新”流动服务集市直击“新”痛点
居民致谢墙安放着来自邻里的“温暖回响”,小哥心愿墙传递着他们的“生活心声”;在爱心义剪服务区,叮咚买菜配送员刘道红身着工作服,手持理发推子,专注地为同行们修剪发型……近日,一场“五一‘骑’妙礼遇 致敬城市共建者”活动在斜塘街道举行。斜塘街道总工会副主席金黎华说:“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关爱活动,并结合工会暖‘新’流动服务集市把特色服务送到新就业群体身边,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工会暖“新”流动服务集市,是园区总工会面向新就业群体推出的特色服务。“服务新就业群体,必须弄清楚他们真正的需求在哪里。为此,我们委托社会组织首先在园区新业态的集聚地、大型商业综合体等场所进行了8次走访和需求调研。”园区总工会副主席孙铮表示,在面对面调研沟通的基础上,园区总工会还依托互联网开展线上调查和小哥微心愿征集,短短3个月就征集到400多个微心愿。
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工作地点分散、流动性大,年轻有活力……在对这一群体精准“画像”下,一套一站式流动服务集市标准出炉,具体细化为送温暖、送文化、送健康、送法律、送便民服务等“八送”普惠服务。根据不同的新就业群体特点,暖“新”流动服务集市推出的服务内容不尽相同:苏州恒泰专场集市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建筑工人,考虑到他们生活节俭,集市特别安排2名理发师和修补师,提供免费理发、修鞋、缝补衣服等服务;时尚舞台专场集市的服务对象大部分为女性导购员,链接了女性推拿师,还设置了妇女群体喜爱的公益手工环节;双湖广场的外卖员、快递员比较集中,集市特别设置了2名推拿师和2名理发师……
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工会暖“新”流动服务集市让服务和需求“严丝合缝”,也带来了全社会对新就业群体的关怀。流动集市每到一处,辖区企业、物业纷纷出力,在场地、桌椅、音响设施以及志愿者参与等方面提供支持,营造出关注和服务新业态群体的友好社会氛围。
一支“急先锋”化身基层治理好帮手
依托18家苏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工之家示范点和省、市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为新就业群体打造温暖的避风港;重点建设普洛斯物流园司机之家,为货车司机提供热水热饭、淋浴洗衣、法律咨询、移动体检等暖心服务……园区总工会以真心换真心,用服务换服务。一群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从“骑手”变“帮手”,化身城市“移动探头”,在基层治理中贡献“新”力量。
每天出没于各种餐饮店取餐,外卖小哥无疑是距离商家后厨最近的群体之一。去年,园区总工会、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园区网约配送行业党委和园区外卖行业联合工会,向园区外卖员发出一份倡议书,让他们积极争当食品安全“吹哨人”。“我们鼓励外卖小哥主动观察商家后厨卫生状况,发现问题后可以通过12315平台或金鸡湖先锋‘星骑士’模块、食品安全工作站等平台及时上报,不断实现监管‘哨点’前移,助力市场监管部门精准监管。”园区外卖行业联合工会王少洁介绍。
快递小哥成垃圾分类宣传员;外卖骑士当上社区“兼职网格员”;还有小哥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向居民派发垃圾分类宣传手册,一手送快递,一手传文明……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园区的新就业群体正在成为基层治理的“千里眼”与“顺风耳”。不管是入户“随口宣”、配送“随手拍”,还是有问题“随时报”、有困难“随手帮”,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随时随地为社区治理提供助力,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从“治理对象”到“治理力量”,园区的新就业群体,以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传递温暖。“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暖‘新’服务覆盖面,创新服务新就业群体形式,引导新就业群体融入党建覆盖圈、党群服务圈和基层治理圈,以“新”力量打通城市治理循环末梢。”园区总工会主席陈欣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