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于垚峰 每经编辑|马子卿
5月15日晚,ST张家界(SZ000430,股价7.67元,市值31.05亿元)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及子公司被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起诉至张家界市中级人民法院,涉诉金额3.86亿元。
公告显示,2025年5月14日,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张家界”或“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张家界大庸古城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庸古城”)收到湖南省张家界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张家界中院”)分别送达的《民事起诉状》《应诉通知书》,获悉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建工集团”)起诉ST张家界(被告二)、大庸古城(被告一),并将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市政总院”)列为第三人的破产债权确认纠纷一案已于2025年5月12日被张家界中院受理。
2024年10月17日,ST张家界发布公告称,张家界中院决定对ST张家界启动预重整,并指定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清算组担任预重整临时管理人。目前,张家界重整工作正在推进中。
ST张家界及子公司涉诉3.86亿元
湖南建工集团的起诉书主要内容包括,2016年6月21日,被告二(发包方)、原告与第三人(联合承包方)签订《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约定由原告负责张家界市南门口特色街区项目施工(即大庸古城项目),第三人负责设计,被告二授权被告一作为合同履行主体。
2021年3月30日,原告完成工程竣工验收,被告一于次日确认工程合格并交付使用。案涉工程总工期1744天,因被告与第三人的共同过错导致工期延误共计1070天,原告认为存在重大损失,请求被告及第三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024年9月11日,大庸古城被张家界中院裁定受理重整;10月16日,ST张家界被张家界中院决定启动预重整。2024年12月,湖南建工集团同时向大庸古城管理人和ST张家界预重整临时管理人申报破产债权,申报金额共计5.3亿元。经审查,大庸古城管理人确认破产债权金额1.44亿元,未予确认金额3.86亿元。
原告湖南建工集团诉讼请求包括:一是请求确认原告对被告一享有3.86亿元的破产债权;二是请求确认原告就上述债权中的3.24亿元在被告一破产债权中享有优先受偿权;三是请求判令被告二对被告一的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四是请求判令第三人对因设计变更导致的工期延误损失2.35亿元承担连带责任。
公告还显示,截至目前,除本次公告及前期已披露的诉讼、仲裁案件外,ST张家界累计新增2项诉讼事项,涉案金额合计人民币2130万元。
公司预重整仍在进行中
2024年10月16日,张家界中院决定对ST张家界启动预重整。2025年4月14日,ST张家界收到张家界中院送达的《决定书》,张家界中院决定将公司预重整期延长三个月,期限至2025年7月16日。
官网显示,ST张家界成立于1992年,为中国旅游版块第一家上市公司,曾被誉为“山水旅游第一股”。ST张家界旗下拥有环保客运、宝峰湖、杨家界索道、十里画廊观光电车、张家界中旅、国际酒店等资源,前四个都位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内。
2024年,ST张家界全年共接待购票游客人数697.09万人,同比下降2.61%。尽管游客人数与上一年相比下滑不大,但是受大庸古城拖累,公司净利润亏损5.82亿元,创下自上市以来最大额度的亏损。
自2020年以来,ST张家界已经连续5年亏损,且亏损额逐年增加。2020年至2023年,ST张家界的归母净亏损分别为0.92亿元、1.35亿元、2.6亿元、2.39亿元。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ST张家界总资产有21亿元,总负债18.2亿元,净资产2.6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7.55%。
关于公司重整的工作进程,ST张家界在2024年董事会工作报告中表示,截至2025年2月12日,共有47家(以联合体形式报名算作1家)意向投资人提交正式报名材料并足额缴纳报名保证金。在预重整临时管理人要求的期限内,共有45家(以联合体形式报名算作1家)意向投资人提交了重整投资方案。
ST张家界表示,若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申请且重整计划顺利实施,公司将从多维度实现蜕变。引入产业投资人,多维度整合资源,创新盘活大庸古城文旅资产,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同时,借助投资人的资金与运营能力,赋能公司其他业务板块,助力业务提质升级,提升整体营运能力。此外,利用产业投资人优势,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整合营销资源,推动企业回归良性发展,实现可持续经营。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于垚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