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当年,我入伍时,和这次带来的越剧《好八连》中的主角有点像。最终岁月让我们踏实下来。当兵也好,演戏也好,都用一分汗水换来一分收获。”日前,冯军在东方卫视的大型越剧文化推广竞演节目《越动青春》的录制现场说。越剧舞台上,男小生一直挺稀罕,其实男演员演越剧自带阳刚之气,尤其是近现代现实题材和古装戏,更能展现男性的力量与风采。如今,30岁的冯军、31岁的张杨凯男和兄弟们在这档节目上挥洒汗水,彰显着男演员阳刚与力量,也展示着新一代越剧演员的青春与活力。
不忘初心
冯军从小活泼好动,小学时,他是学校舞蹈队的一员。一次,由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越剧院联合创办的中专越剧班来校招生,怀揣着对未知的好奇,他前去应试,没想到竟顺利考上。彼时的他,对戏曲了解甚少,家中也无人涉足艺术领域,妈妈说:“去试试也好!”这一试,就是18年。
冯军出演越剧《好八连》
起初,练功房里的摸爬滚打对男孩子来说充满了新奇与趣味,可日子一长,每日重复的翻跟头、练声,让他逐渐感到枯燥乏味。后来,他倒也习惯了,一天不翻几百个跟头,反倒觉得这一天少了点什么。高考,他考入上海戏剧学院,然而大学生活并未按部就班地进行。本科时,他看到学校武装部发布的征兵通告,说是可以先去当兵两年,回来再继续学业。
入伍前,冯军对军人的概念也只是停留在书本上,“走进部队,指导员、班长渐渐地让我们真正懂得了当兵的意义。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了解军人是什么样的。”在军营的那些年,他一边学习各项技能,一边也在文工团里发挥艺术专长。两年间,他跟随文工团四处慰问演出,不仅没有荒废越剧,还收获了宝贵的人生阅历。
冯军入伍期间
退伍归来,冯军也曾尝试过话剧、网剧等不同领域,他最终还是决定回归初心。“在戏曲舞台上,可以类比在军营里。老师和前辈,就像班长和指导员,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我们也明白了,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唯有扎实练好基本功,把戏唱好,才是成为优秀越剧演员的正道。”冯军说。
子随父业
“越剧不能‘啃老’!”张杨凯男在《越动青春》的舞台上说。
曾经,张杨凯男的爸爸是浙江新昌县越剧团的一名演员。剧团早早解散,父亲也不再唱戏了。虽然,张杨凯男没有在剧团里耳濡目染,但遗传了爸爸的文艺细胞,凭借清亮的歌喉崭露头角,顺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妈妈得知儿子要去学越剧,告诉儿子唱戏很苦的。爸爸没有阻拦,眼里好像有光。
“人家说唱戏练功很苦,我一点也不怕身体上的苦。我怕的精神上的苦,有的戏演得不到位,自己不满意,老师不满意,我就难受。”张杨凯男说。大学期间,每次演戏排练,达不到他心理预期,他都会怀疑自己,甚至想放弃,直到在毕业大戏《家》中,他饰演高觉新,仿佛与角色融为一体,真切感受到戏曲带来的震撼与快乐,让他从此对越剧再也割舍不下。
张杨凯男在《越动青春》
进入专业院团,张杨凯男还是和读书时一样,不怕练功苦,就怕戏不好。排练《何文秀》时,赵志刚作指导,张杨凯男始终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在练功房崩溃落泪。“要是自己唱着玩无所谓,这出戏要上台,就要对观众负责,自己都不满意,怎么能让观众满意?”擦干眼泪,继续出发,挑战自我。舞台也给了他体验不同人生的乐趣。在《舞台姐妹》中,他首次挑战反派角色唐经理,以往导演安排的角色都和他生活中的忧郁个性有点像,那次突破让他在舞台上做了很多平时不敢做的事情,很过瘾。
在张杨凯男看来,男演员应该是勇敢的,不应困于传统的藩篱,不断创新。此次,他参加《越动青春》,将流行音乐元素与越剧巧妙融合,还编排了带有越剧元素的音乐剧小品。在网络上,他与一群专业音乐人携手,创作了许多与越剧相关的作品,“我想让大家知道越剧并不高冷,也可以很青春,充满趣味与活力。”
原标题:《不论戎装还是戏装,不变男儿豪情万丈!看越剧男小生的青春与活力》
栏目编辑:孙佳音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