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这看似平凡却意义非凡的教育行为,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孩子们成长的道路。每一次家访,都是一次心灵的触碰,一次情感的交融,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也让我明白爱的力量是如此强大,能够在平凡的家访路上不断延伸,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贫困生的家庭亦是如此。有的因家乡经济发展滞后,生活困苦;有的因自然灾害突遭变故,陷入困境;有的因亲人生病,入不敷出……因此,面对学生,我们需先了解其家庭背景,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愿意向老师倾诉。
记得走访星蓉家是在开学不久后的某个晚上。踏入她家的屋内,一种贫苦与寒酸扑面而来:两间破旧的砖瓦房、一张破旧的沙发、一张双人床、一个煤炉子,昏暗的房间里只有15瓦的灯泡,显得格外压抑。若非亲眼所见,又有几人能相信,竟有如此艰难的家庭呢?星蓉出生三个月后,母亲便离家出走,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从小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爷爷靠捡破烂勉强维持生计,奶奶因腿疼卧床不起,如今爷爷已74岁,关节疼痛难忍,出门捡破烂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家庭生活极度贫困。
“王老师,这么晚了,你们怎么来了?”奶奶跛着脚,艰难地拉住我的手,爷爷则忙着收拾堆满废纸和破烂的地方。我深知,这样的孩子,不仅需要关爱,更需要父母的爱,同时也需要老师的关注。一年级时,我发现星蓉学习不积极,也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生性胆小、怕生、爱哭,做事也缺乏自信。我意识到,她的问题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于是我制定了长期的帮扶计划。每天,我都会给她一点小鼓励和惊喜,耐心指导她不会的题目,牺牲休息时间辅导她未掌握的知识,还给她讲名人故事、生活常识,让她明白生活中有许多乐趣,鼓励她打开心扉,勇敢地走出去。到了三年级,她慢慢进步了,成绩从倒数上升至班级前几名,每节课都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知识点也都能快速掌握,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她开始喜欢学习,爱上了学习。我给她买了喜欢的书籍、与课本同步的字帖,还买了一些她爱吃的水果。通过这些小小的关爱,她变得越来越开朗,有了自己的梦想,对老师也更有礼貌,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如今,她已长大,我终于能看到一个阳光灿烂的女孩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魏书生曾说:“走进学生的心灵中去,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家访的路,我们还未走完,家访的故事还有很多。但我知道,爱在家访的路上不断延伸,它将一直陪伴着我们,温暖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永昌第三小学老师 王晓燕)
编辑:赵国慧
责编:康 津
原标题:【班主任札记】爱在家访的路上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