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能生又称“问题学生”,通常是指那些行为习惯较差,学习有困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虽然潜能生在班上所占的比例较小,但要形成一个学风好、班风好、纪律严明、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必须加强对潜能生的转化工作,多年的教学让我体会到转化潜能生在付出汗水的同时必须付出“爱”。对受人冷落的潜能生,出色的教师更应该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
真诚关爱,不歧视。教师对潜能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潜能生几乎是从受教育起就伴随着呵斥、嘲笑。因此,教师应及时给予他们心灵的呵护和关爱。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永远的潜能生。教师应针对潜能生的自身特点,处处关心、理解、尊重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对潜能生应满腔热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防止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教师还应该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影响和正确引导他们,这样才能激起潜能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萌发改正不良习惯的愿望。
用爱唤起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对潜能生同样适用,每当我感到学生不听我的话时,我不会去责怪学生,而是问自己:“我的这些话,是否点燃了他心灵深处向上的愿望和信心?”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自己拥有强烈的上进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转化潜能生”,更多的时候就是不断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即使是某些教育者心目中“一无是处”的学生,其心灵深处也有着成为一名优秀学生的愿望。只要教育者满怀爱心,永不言弃,潜能生一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潜能生胆小自卑,不敢参与班级或者学校的一些竞选。教师可以适当和他们谈心,让他们参加竞选,也可以采取别的方法,譬如说让他们当个小干部或口头布置一些任务让他们负责,他们往往会比别人更加重视老师布置的任务,努力完成,从而增强自信心,带动学习能力的提升。
用“师爱”引导。培养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针对青少年争强好胜的特点,让他们认识到“集体光荣,自己也光荣”的理念。在引导潜能生自觉维护集体荣誉的同时,还要用纪律约束他们,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用集体的力量来影响教育潜能生,有时比教师个人的教育力量大得多,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某一学生的表扬、帮助,变成集体对这名学生的表扬、帮助。同时,寓教育于集体活动中,多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逐步转变潜能生的不良意识,最终才能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学生,可以采取成立同伴互助小组、爱心滴灌、“爱心问诊”等方式。潜能生平时遇到问题了,可以去问结对子的同学,哪组对子进步最快,便给予他们表扬鼓励,发一些小奖状及奖品,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结对子,班级潜能生的成绩提高了,也增强了其他学生团结、帮助同学的意识,在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助的良好班风,真是一举多得啊!
“偏爱”感化。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单通道的“我说你听”的授受关系,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不利于潜能生的转化工作,因此,教师要更偏爱潜能生,努力做到:捕捉闪光点,表扬优先;把握难度,提问优先;控制作业标杆,批改优先(最好面批);展示能力,参与集体活动优先;保证转化实效,联系家长优先。
总之,关注潜能生,用爱去帮助他们,播下你的爱一定会收获快乐和幸福。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你一直在老师的心里,你是老师永远的牵挂。因为你犯下的错误,老师着急万分;因为你的点滴进步,老师无比欣慰;因为你取得的成绩,老师无比自豪。别认为老师不在乎你,其实,你一直在老师的心里,你是老师永远的牵挂!要让潜能生感受到你的爱,你的真诚与关怀,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每一名学生。
(作者系新区文家明德小学教师)
下一篇:“把芝麻点大的事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