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5月13日晚,北京迎来一场较强烈的冰雹天气过程。据北京晚报报道,部分行驶在路上的车辆为躲避冰雹,违停在三环、四环的主路桥下,导致后方拥堵严重。此事引发公众热议,有人认为躲冰雹车主太自私,让后方车辆堵在路上挨砸;也有人认为躲冰雹属人之常情且是紧急避险,可以理解。
5月13日晚,有网友发文称,东三环主路一些车辆停在桥下躲避冰雹。图据社交平台视频截图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紧急时刻想保护自己也是本能驱使。北京这场冰雹阵仗不小,不少露天停放的车辆挡风玻璃被砸碎,车盖也被砸出坑。处在当时的环境中,车主看到四周噼里啪啦的冰雹,担心、害怕、不知所措都很正常。个别车主躲在立交桥下,未必有意挡道,可能就是一时情急,想临时避避“风头”。
无论车主主观为何,都给人留下了损人利己的自私感。躲桥下的车主也许能少砸几分钟,可后面的“大部队”就惨了,想出不出不去、想走走不成,只能干挨更久的砸,可能承受更大的损失,任谁都会觉得糟心。而且按照当时的天气状况,紧急避险似乎并不成立,更不用说当事人为了自己避险而直接或间接损害了他人的权益。还有律师表示,这种行为涉嫌违反交通法规,是一种危险的违停行为,将面临罚款、扣分的处罚。
身处公共空间之内,人在本能之外,还要考虑社会的规范、道德的约束、法律的规定。某车主在这个桥下停了两分钟,看起来享受了两分钟的方便,可如果人人如此,下一个立交桥车主该怎么过?当下极端天气日益频发,如果暴雨、暴雪也有人堵路,自己被困怎么办、救援车辆进不来怎么办?只考虑自己,只会害己;图一时方便,只会带来更多的不便。
当然,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更常见的是那些关键时刻守护道路安全的人、为应急车辆让路的人……面对暴雨侵袭,有私家车集体停下来等待消防救援的车队先通过;风雪之中,有人穿着睡衣跑下楼,开车将被困雪中的救护车拖行到目的地;极端大风天气,有人免费敞开停车场的大门,为市民的车辆提供庇护所……这些让出的路、开出的车、敞开的门,有人与人无私互助的温度,也标记出社会文明的高度。
为他人撑伞,也是在为自己遮雨。此次车主躲冰雹受争议,恰恰是更多人学习应急避险知识、提升文明素养的好机会。再遇到紧急情况,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别堵住他人的路,道路才会越走越通畅。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