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参与管理基金一年多,期间重仓地产股,但表现大幅跑输基准,最终以卸任结束这段短暂的投资经历。
近日,中航基金一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引发业内热议,邓海清不再管理中航混改精选,继续担任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6日,邓海清管理中航混改精选C的任职回报率为-12.9%,同期跑输业绩比较基准21.92%。
邓海清的卸任时间与近期公募改革方案的推出较为接近,因此引发了外界对其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的猜测。不过,邓海清在5月13日向媒体回应称“纯属巧合”。
副总不再管基金
根据中航基金近日发布的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因公司内部工作调整,邓海清不再管理中航混改精选,由共同管理该基金的方岑继续管理,邓海清继续担任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
公开资料显示,邓海清证券从业年限超过10年,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任职于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研究所;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任职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资管部;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任职于九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首席经济学家;2020年12月至今,任职于中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担任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
在过往众多媒体的报道中,邓海清以首席经济学家的身份,曾公开点评宏观经济、AI、黄金、关税等话题。中航混改精选是邓海清管理的第一只公募基金,从2023年12月4日参与管理,管理时长为一年零154天,目前名下无在管基金。
根据中航混改精选过往季报,该基金长期重仓房地产板块,且持股过于集中。今年一季度末,该基金将万科A作为第一大重仓股,前十大重仓股仓位占比达到86.55%。而在邓海清参与管理中航混改精选之前,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行业相对更分散,包括消费、保险、医药、白酒、有色金属、银行和地产等。
原本是一次普通的基金经理变更,但由于邓海清还担任中航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等职务,以及业绩大幅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在行业内引发热议。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6日,邓海清此前参与管理中航混改精选C的任职回报率为-12.9%,同期跑输业绩比较基准21.92%。由于押注单一赛道,且目前地产板块还处于调整中,所以中航混改精选近两个季度业绩表现较为一般,一季度A、C份额净值涨幅分别为-1.69%和-1.71%。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邓海清卸任基金经理的时间是5月6日,正好在《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出的前一天,有网友猜测是否与方案中提及的业绩考核变动有关。
不过,邓海清在5月13日向媒体回应称没有任何关联,公告推出时间与方案出台时间接近纯属巧合,因为提出卸任走完流程需要近十天时间。
投资管理难兼顾
中航基金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2016年6月16日。中航基金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从股权结构上看,中航证券出资1.65亿元,持股55%,为第一大股东;北京首钢基金有限公司出资1.35亿元,持股45%,为第二大股东。
中航基金虽然是一家券商系公募,但暂未发挥出权益类产品的优势。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产品有28只,管理规模为431.33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为312.63亿元;规模第二大的一类产品是REITs,3只产品规模合计超过55亿元;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偏小,分别为2.02亿元和31.8亿元。
卸任基金经理的邓海清将继续在中航基金管理层履职,这段一年多的基金管理履历似乎也说明,管理和投资是两个不同赛道。
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除董事长和总经理是绩优基金经理出身的情况之外,兼任基金经理的副总通常是整个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业务负责人。
担任公司副总或高管职务,同时又管理基金,这种双重角色在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看来,面临着效能折损的潜在风险。
“投资本是需要高度专注的专业领域,当基金经理不得不分心于会议、汇报等管理事务时,其对企业基本面追踪的颗粒度、对市场脉动把握的敏锐度都可能出现衰减。更值得关注的是,管理职能带来的思维模式转换,从专注市场到平衡各方诉求,这种认知重心的迁移可能会在无形中弱化其投资决策的纯粹性。”曾方芳表示。
对于副总卸任一只业绩不佳的基金,韩玮认为,一般有两种可能性:“第一,与不良业绩产品切割,丢车保帅。第二,兼任的基金短期业绩出现正常波动,却无法得到公司的理解与支持,卸任基金经理有可能是从基金公司离职的前奏。”
关于邓海清卸任基金经理的原因是否与业绩有关等问题,《国际金融报》记者向中航基金官网邮箱发送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暂未有任何回应。
下一篇:刘国梁将参加多哈国际乒联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