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1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尽管前方困难重重,我们仍然希望通过科技创新,让广大患者能够率先使用全球突破性的疾病治疗方案。”来自广东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方生物”)的夏梦莹,在国新办今天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说。
5名来自工信领域的代表出席了这场见面会,夏梦莹是唯一的“90后”。从事生物创新医药开发10余年,如今她已经成为公司新药临床试验团队的负责人。
“新药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任何一个新药在上市获批之前,都需要进行临床试验来验证其疗效以及安全性。”夏梦莹说,国际上一个有影响力的新药,从立项到获批上市,一般需要10亿美元以上的投入,耗费10年以上的时间。但她并没有被困难吓怕。
进入康方生物后,夏梦莹始终扎根在新药研发一线临床科研岗位,并保持着对生物药物开发的热爱。这些年,她一共参与和负责了11个创新药物在全国范围的临床开发,目前,有两款已上市的用于治疗胃癌以及非小细胞肺癌的创新药展示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并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创新药的研发始终是困难的。在夏梦莹看来,他们团队的“绝活”就是通过科技创新,研发出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的药品。
以传统肿瘤治疗为例,夏梦莹介绍,传统的生物单抗药物只能作用于一个关键的疾病治疗靶点,在疗效上存在局限性。而他们团队研发的新一代双抗药物,可以同时作用于两个疾病关键靶点。“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同时有两个途径去攻克肿瘤细胞建立的‘保护伞’。”她提到,这两种途径可以互相协作,既可以提升药物的疗效,也可以提升用药的安全性,有着“1+1>2”的效果。
在双抗药物研发上,夏梦莹团队走的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从有理念到一步一步验证,他们逐步证明了自己。如今,双抗新药正在逐渐成为全球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
据了解,夏梦莹团队研发的一款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双抗新药,其在一项Ⅲ期关键性临床试验中,对比国际标准治疗方案,实现疗效接近翻倍,引起产业界以及国际医学界很大反响。同时,这些年来,已经有超过1.6万例患者临床试验使用了夏梦莹及其团队研发的药物。在她直接负责的临床项目中,有4个已经上市,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群众。
这一系列成果始终激励着夏梦莹,她在发布会上坚定地说:“对于我们生物医药行业的这些同事来说,我们的理想和目标就是为广大患者创建出先进的疗法及新药。”
5月13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请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代表围绕“走专精特新之路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图为夏梦莹在回答记者提问。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