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潮州发布
归湖镇:稻虾轮作 一田双收
——《“百千万工程”看变化》系列报道
近年来,潮安区归湖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依托山水生态优势,借鉴其他乡镇经验做法,以潭头村为试点,推广实施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走出一条致富新“稻”路。
潮安区归湖镇潭头村佳田农庄负责人 陈铿:我们刚刚钓上的小龙虾是传统小龙虾,这个池我们养殖小龙虾已经第三个年头。
记者 谢越:这片区域大概有多大?
潮安区归湖镇潭头村佳田农庄负责人 陈铿:这里大概有20多亩。
潭头村毗邻韩江,是个风光秀美的纯农乡村,种养条件优越。三年前,村民陈铿萌发养虾的念头,便向村里租下这片田地。
潮安区归湖镇潭头村佳田农庄负责人 陈铿:这个池塘之前是一片荒田没人耕种,所以利用起来进行养殖,刚开始只是养虾,但这里属于水田,要种植水稻,所以利用小龙虾的季节性,上半年养小龙虾,下半年种水稻。
虽说现在稻虾种养模式日趋成熟、成果喜人,但在种养初期,陈铿还是碰到不少的困难。作为镇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不断尝试,在摸索中积累经验,终于在今年迎来丰收,预计总共可收成一万斤左右。
潮安区归湖镇潭头村佳田农庄负责人 陈铿:第一年是保本,第二年自己育苗,但是经验不足,继续投苗太密集了,所以虾收益一般,都是小虾。今年第三年就不再投苗,经验有积累,自正月底到现在收益很不错的,正常大虾每斤60元至70元,中虾每斤40元左右,到现在收了两三千斤,能收到农历七月份,每天能收一百斤左右。
在“稻虾种养”模式下,小龙虾摄食稻田里的微生物、杂草和害虫,其排泄物又为水稻提供有机肥,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实现“稻因虾而香、虾因稻而肥”,达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
潮安区归湖镇潭头村佳田农庄负责人 陈铿:差不多八月份就把水抽干,让虾繁殖,然后晒半个月左右,就开始插秧进行耕作,我们的水稻品种是饶平比较好的香米。水稻不喷农药,不然对虾伤害较大,所以我们水稻是纯天然。小龙虾喂养我们用韩江水,食草为主,饲料为辅,肉质非常有弹性好吃。
潮安区归湖镇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办公室负责人 潘瀚:归湖镇鱼塘面积比较大,占了潮安接近80%的鱼塘养殖面积,生态优势明显,现在归湖镇政府以潭头村为试点,推动周边融合发展稻虾养殖产业,提高生态经济,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路径。
记者 谢越:稻虾轮作种养,实现一田双收。这种生态农业种植模式不仅盘活了荒废的田地,也为当地农户带来经济效益,解决附近村民的就业,成为农户增收、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撂荒地成为“致富地”,稻虾共养赋能乡村振兴。接下来,归湖镇将逐步在全镇推广“稻虾种养”模式,并延伸稻虾产业链,推出钓虾体验、现煮现吃等主题农旅项目,做大做强“小龙虾”经济,让游客“体验在田间、消费在舌尖”,推动全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见行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