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学习把握数字教育在赋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中的重要价值,高度重视平台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独特优势,将国家平台应用作为助力教育强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强化数字教育同常规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全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聚焦基础建设,构建数字发展新环境。实施校园网络提升行动计划,深入推进“联校网教”工程,大力推动中小学宽带网络千兆到校、百兆到班,特别是边远农村学校实现有线、无线网络以及通讯信号全覆盖,有序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布局,做好平台应用硬件支撑,4490余所中小学校计算机教室、录播教室校均配备率达100%。系统建设新疆中小学数字教育教学资源,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教育,制定《自治区中小学数字资源专项建设行动方案》,构建学科资源(名师串串讲、课堂同步学、学点我来教)、特色资源(铸牢锦绣苑、国通语标准说、科创技艺坊)、服务资源(研修提升、课改前沿、考试动态)“3×3”资源矩阵,建设与国家平台有效互补、与新疆学情相适宜的数字资源1.69万条,资源总量2TB。拓宽数字教育援疆通道,通过“集团化办学”“三个课堂”“双师课堂”等模式探索跨校组班、选课走班、校际协同等教学空间融合实践,推动区域、校际间的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推广应用,赋能教育教学新模式。开足开齐中小学信息类科技课程,举办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竞赛、科普创新实验比赛、科技创新大赛、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等活动,以赛促进课程教学、教师研修、学科研修模块运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引导教师使用平台资源与学生互动探究,展示学生学习成果,随堂练习检测,记录学生成长,为教师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探索提供有力支撑。依托科学公开课、经典阅读等多样化的课后服务资源,引导学生参加影视教育、线上博物馆观看等课程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引导各地各校将数字资源使用情况作为课堂教学要求和优质课评价依据,与职称、荣誉评定挂钩,在典型案例评选、研究课题设定等方面向数字教育倾斜,构建激励应用的政策导向,激发教师应用数字技术的积极性。用好国家平台数字图书、影视教育、语言服务等资源,举办“石榴花·小手拉大手·全家一起学”等展示活动3万余场次,引导智慧教育向社会面拓展,提升青壮年农牧民运用智慧教育平台自主学习的意识,助力新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推广。
强化指导培训,推动教育治理新提升。重视平台应用生态建设,将国家平台应用纳入国培、区培等各类数字化应用培训内容,聚焦教育数字化建设发展,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领导参加培训,提升教育数字化领导力;聚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教育数字技术赋能等专题,面向一线教师、支持服务人员等组织专题培训,培养熟知平台应用的“明白人”,提升数字化转型适应性;通过寒暑期教师研修完成31万余人次的学科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数字化应用能力培训,实现分级培训全覆盖。组建自治区科学教育与数字化专家委员会,遴选平台学科应用专家指导团队,召开“数字赋能名师工作室”座谈会,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培训交流,指导学科教师做好资源整合、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研用,推动开展双师课堂与混合式教学,加强经验总结与案例推广,推进区域协作与成果共享。强化课题研究辅助管理决策,针对国家平台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实际需求,设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边疆民族地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数字时代新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等研究课题,立项11个子课题,组织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进行研究攻关,提升教育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