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图文/楼郁馨 廖峥艳 吴森邦
初夏时节,万木葱郁,社科潮涌。5月11日下午,浙江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龙游县沐尘畲族乡社里村活动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龙游县2025年度社科普及周启动仪式暨“非遗传承·8090接力行”活动在此盛大举行,传统文化与青春活力在这场活动中激烈碰撞,为在场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启动仪式精彩纷呈 社科普及周正式启航
启动仪式上,与会嘉宾共同上台,敲响“8090”锣鼓,大屏幕同步发布“1+20”社科普及周系列活动清单,一场全民参与的社科知识盛宴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地域文化特别节目轮番上演:沙画展示《儒风润东南》,以细腻笔触将南孔儒风对龙游商帮的深远影响生动呈现;说唱节目《品味龙游》用极具感染力的韵律,展现龙游的美食、风光与人文风情;8090宣讲《新的起点》别出心裁,荣退宣讲员吴森邦携手90后宣讲员刘煜东、00后宣讲员尹怡玲,三代人接力讲述,传递出对未来的憧憬与奋斗决心。“时光慢递局:写给365天后的自己”宣讲员寄信仪式更是充满仪式感,宣讲员们在信封或明信片上写下对未来的期许,投入寄信箱,寄托美好愿望。
8090接力行趣味十足 非遗体验妙趣横生
启动仪式结束后,“8090接力行”打卡活动瞬间点燃全场热情,成为众人争相参与的焦点。活动现场精心设置的高山流水敬茶、竹竿舞、龙接凤等八大非遗密码箱解锁项目,将畲乡民俗文化与沉浸式体验、分组竞赛深度融合,每一处打卡点都充满挑战与惊喜。
在“竹竿舞”区域,伴随着欢快的鼓点节奏,两根大竹竿左右开合,小竹竿在其中有规律地敲击、滑动,参与者们两两一组,在竹竿分合的瞬间,敏捷地跳跃、穿梭,动作轻盈而协调;“挑水担”环节还原了畲族婚嫁中新娘挑水的习俗,参与者们挑起装满水的木桶,在规定路线上行走,既要保持平衡,又要快速到达终点。不少人在尝试过程中摇摇晃晃,水花四溅,引得围观群众忍俊不禁……
每解锁一个密码箱,参与者就能获得一枚精美的通关印章,大家纷纷手持集齐印章的“通关文牒”拍照留念,分享自己的非遗体验之旅,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场充满趣味与挑战的接力行中,青春活力与非遗魅力完美交织,传统文化在互动体验中焕发出新的生机。00后宣讲员卢宁激动地说:“这次活动让我对家乡非遗文化有了更深了解,希望我们年轻人能让更多人爱上传统文化。”
青春力量赋能社科普及 “8090”展现时代担当
在“青春衢州”的时代浪潮下,龙游县“8090”正成为社科普及事业的生力军。
近年来,龙游持续擦亮了“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品牌,从田间地头到社区讲堂,从企业车间到文化礼堂,8090宣讲员们用“青言青语”普及党的创新理论,用“潮言潮语”讲活优秀传统文化,让越来越多的衢州故事、人文精神“火”出了圈。他们用实践证明,青年力量是社科普及最鲜活的源泉,也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核心动能。
“我们8090宣讲团就像一座桥梁,把深奥的社科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送到群众身边。”宣讲员徐晓琴分享道,“这次活动结合非遗文化,用年轻化、趣味性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到龙游的历史底蕴和社科内涵,这正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在她看来,青年宣讲员们以青春视角重新诠释社科知识,不仅能吸引同龄人关注,更能让社科普及工作 “活起来”“潮起来”。
00后宣讲员尹怡玲则对未来充满期待:“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成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更懂得如何利用新媒体手段传播社科知识。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我们可以让龙游的社科文化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她认为,“青春衢州”的概念赋予了青年更多使命,大家有责任让社科知识融入日常生活,让更多人感受到社科的魅力。
“这次活动正是青年力量与社科普及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未来将继续发挥8090群体优势,开展更多贴合青年需求、富有时代特色的社科活动,为‘青春衢州’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社科动力。”龙游县社科联主席金敏军说。在后续的理论宣讲、社科普及工作中,8090宣讲员们继续以昂扬的姿态,将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和龙游特色文化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即日起至5月18日,从理论讲堂到田野实践,从云端互动到非遗体验,龙游县《中华文脉》读书沙龙、“墨香传善·丹青送暖”书画科普展览、“5·18”博物馆之夜等20场社科活动已整装待发。它们将打破社科普及资源分散的壁垒,以特色联动的形式,让社科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让文化建设在基层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