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聪
5月10日,在铜仁市碧江区坝黄镇白果村的育肥牛养殖基地,工人们正忙着给膘肥体壮的牛群添料,不远处的山坡上,挖掘机挥舞着臂膀为修建新圈舍平整场地。
“一期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已投入使用并进栏上千头肥牛。二期项目预计今年8月建成,届时存栏量可达4000头,年产值可达上亿元。”贵州宝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元宝笑呵呵地说。
陈元宝从安徽来贵州闯荡,本来做的是房地产生意,2022年跨界养殖业当起了“牛倌”,在坝黄镇高坝田村建成首个育肥牛养殖场,逐渐形成从养殖到市场的完整产业链,产品受到上海、杭州等地市场青睐。牛场年用工量6000多人次,每年要支付近百万元务工工资。
宝泽生态农业这样适合在山地发展的“金凤凰”,自然引来很多乡镇“挖墙脚”。
如何让企业留下来?坝黄镇党委书记钟林说:“镇里借助交通、生态等优势,以优质服务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把贵州宝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以基础母牛繁育和肉牛饲养为核心产业,构建‘牛-肥-田-饲’生态农业循环体系。”
当得知陈元宝有意扩建时,坝黄镇领导干部多次登门了解企业需求,并提出将白果村闲置养猪场腾作为新场地,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良好的营商环境,鼓足陈元宝继续投资当地的决心:再投千万元资金,在白果村建新的育肥牛养殖场,并以“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合作社”模式,带动周边种植玉米2000亩,创造300余个就业岗位。
为推动白果村的养殖场早日落成,坝黄镇成立工作专班,派专人包保项目,村“两委”全力配合。多方联动下,白果村育肥牛养殖项目迅速动工,项目有序推进。
钟林说:“将全力把肉牛养殖打造成强村富民的重要产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