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亿元、运营补助60%、攻关补助50%、奖励2000万元、基金30亿元……5月13日,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发展暨产品发布会现场,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用5组数据,对四川近日印发的《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进行了解读。
措施明确低空经济发展16条政策,涵盖基础设施、场景应用、科技攻关、低空制造、专项基金5大板块。代永波介绍,措施的出台旨在加快建设西部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全面提升全省低空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持续拓展低空应用场景,发展壮大低空产业规模,营造良好的低空经济发展环境。
根据措施,四川每年将统筹安排3亿元省级资金,专项支持低空经济发展。
目前,四川正在探索低空航空器的多样化应用场景,助推低空经济从“飞起来”到“用起来”。代永波介绍,四川鼓励市(州)广泛开展低空场景打造,并对具有示范效应的应用场景最高补助60%。措施中明确,建立省市共同投入机制,以各市(州)为主体大力发展通航载人(载货)运输、无人机物流运输配送、低空消费飞行活动。
“随着低空经济的深入发展,低空经济领域各类装备产品、关键共性技术的需求将迎来爆发。”业内人士认为,作为经济大省和航空产业重镇,四川发展低空经济具备优势,应当在这些领域抢占先机。在此背景下,措施明确对破解行业“卡脖子”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工程转化项目,将支持比例提高到50%。
措施还明确支持低空制造链主企业就近配套,最高奖励2000万元。业内人士认为,此项措施有助于四川低空经济建立链主企业和配套企业协同发展机制,支持链主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在川集聚,提升产业链韧性和配套能力。
代永波介绍,四川设立总规模30亿元(首期10亿元)的低空经济专项基金,营造良好产业生态。基金在低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也成为当下各地竞逐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力重点。“作为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投资回报周期较长,成立初期需要较大资本储备。”业内人士分析,专项基金将成为四川低空经济腾飞的关键“助推器”。
业内人士表示,该措施鼓励飞、促制造、适度建,明确多项针对低空经济的“真金白银”支持,通过实施系列补助补贴,将为四川打造西部低空经济发展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尹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