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许雯斐 通讯员 芦萱
几天前,陆营社区网格第一党支部书记吕会荣上门给一位老人送体检报告,敲门没人回应,过去敲玻璃时,偶然发现玻璃竟然没上锁扣。她轻轻移开玻璃窗,把报告递进去。后来才得知,这是老人亲属有意为之,为网格员留了一扇窗。要知道,几个月前,这户居民从来门窗紧锁,对社区的一切关心和沟通不予回应。
变化来自哪里?来自网格里有了爱操心又能管事的“主心骨”——网格党支部书记。在江北新区长芦街道,25名网格党支部书记奔走在社会治理一线,成为了老百姓心中的“贴心人”。听一听他们的故事,感受长芦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力量。
“日复一日”焐热人心
“老人91岁了,以前是独居,现在晚上有家人陪伴,但我们还是习惯每天早上绕到他家敲敲门。”吕会荣介绍,老人原是独居老人,因此,网格员一直非常关注老人的健康和安全。
此前,网格员为老人安全考虑,上门为其安装一键呼叫设备。没想到的是,老人一家把呼叫设备视为“监控设备”,十分反感。那时,老人常一个人在家,家人会把门反锁,窗户也上锁。有次,吕会荣上门走访,门怎么敲都无人应。“当时急得我团团转,直到晚些时候,有家人回来,得知老人在家里睡着才放心。”
日复一日地走访关心,安排社区卫生院上门体检,逢恶劣天气就上门提醒……在吕会荣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一家人的态度渐渐发生转变。“先是小儿子加了我微信,再是小区里遇到开始跟我打招呼,到最近每次发提醒信息都会回我一句谢谢。”谈起点滴的小变化,吕会荣颇有成就感。“终于把他们的心焐热了。”
长芦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长芦街道下辖10个社区(村),根据各社区(村)的网格范围、人数等情况,成立了25个网格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均由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突出、党员群众认可度高的网格员担任。
刚刚立夏,农村里蚊虫多了起来。新犁村3号网格党支部书记吴海艳买上几瓶花露水,看她走访的哪家独居老人还没备上,就会顺手放下一瓶。
“赵爷爷,轮椅还好用啊?”一看到吴海艳上门,86岁的赵爷爷和赵奶奶就像看到亲人一样。“海艳,上周你怎么没来啊?”“我刚好有点事,这周不就来了嘛。”
赵爷爷腿有伤残,出门不便。吴海艳常嘱咐他们,不要出门太远,需要买什么她来代买。但善良的老两口每次都不忍心麻烦,总摆着手说什么都不缺。吴海艳考虑后,联系街道民政部门帮助赵爷爷申请了轮椅,没多久,轮椅进家门,老两口出行方便多了。
吴海艳感慨,自己不过在做一些再平凡不过的事,但村民反馈的那些善意常常让她感到心头很暖。而在村民心中,吴海艳那份日复一日的“平凡的认真”最暖人心。
聚能聚力办实事
今年上半年,土地延包(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开展。这一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重点工作,推进起来并不简单。
“土地延包工作刚开展时,村里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导致工作一度受阻。”滨江村网格第一党支部书记刘海平静下心来琢磨,“终归是村民们对政策吃得不透,唯有我们把政策讲清楚,多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才有可能获得他们的理解。”
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就是为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聚能聚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刘海平先自己摸底,走田埂、进农户,在自己负责的网格里一趟趟跑。随后,他动员网格党支部力量,组织党员骨干成立政策宣讲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用方言土话解读政策,通过“田间课堂”“院落会”等形式开展宣讲20余场次。
面对“疑难问题”,他组织网格党支部中的调解组,查阅原始台账,走访相关人员,实地走访查探,推进土地边界不清等历史纠纷化解。在实际办理过程中,还开辟了“延包便民通道”,为网格内的老人提供委托代办服务,协助23户家庭完成户主变更、并户等材料申报,累计提供上门服务80人次,保障了土地延包工作的有序稳定进行。
近日,吴海艳在走访巡查中,收到村民求助,称新犁村郑庄组的农田因灌溉管道堵塞,秧苗急需灌溉,否则将面临绝收风险。她随即叫上熟悉情况的党员中心户,一同前往现场排查,发现是拆迁建筑垃圾堵塞了涵管。
吴海艳一边安抚村民情绪,一边迅速上报街道城乡建设管理办。在等待疏通设备到来期间,她还协调村民借来抽水泵,缓解部分农田缺水问题。之后,城乡建设管理办的工作人员带着设备赶到,迅速清理沟渠杂物、安装新涵管,恢复了水流,保障了农田灌溉,解了农民的燃眉之急。
敞开平台托举一线骨干
长芦街道的25名网格党支部书记,几乎都是像吕会荣、吴海艳、刘海平这样的80后、90后,满满干劲的他们通过一件件实事,换来了群众为他们留的一扇扇信任之窗。
前不久,刘海平负责的5号网格内,发生了一起小风波,一名重精患者在农贸市场与人发生争吵,有情绪失控征兆。近年来,刘海平与社区民警紧密合作,形成“警+网”联动模式。因此,民警首先联系刘海平询问情况。接电后,刘海平立马赶到现场,帮助患者监护人联系医院,与监护人一起将患者送医治疗。
原来,在此事发生之前,该患者家属对送医治疗一直有所抗拒,刘海平已关注到并多次上门做工作。此事一出,加上刘海平耐心劝导,家人终于愿意将其送医。“昨天,我看到他骑着自行车朝我过来,冲我打招呼。说实话,看他恢复健康,我打心底里开心。”
长芦街道社区(村)党建品牌各有特色,在居民中有口皆碑。而党建品牌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发挥,网格党支部书记常常是主力军,他们最了解居民,最知道该如何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里。
4月19日,一场名为“共‘巷’志愿情 议出心力量”的主题议事会在陆营社区进行。参会的既有辖区居民、志愿者,还有辖区内的新就业群体。在探讨新志愿服务项目如何开展时,现场热情高涨。从邻里互助到文化传承,大家各抒己见,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了未来可行的志愿服务项目。
吕会荣介绍,陆营社区带领各网格党支部打造起“巷里议”党建品牌,以党建引领居民议事并带动志愿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近年来,长芦街道充分发挥网格党支部书记基层治理主力军作用,他们以脚步丈量民情,用服务凝聚民心,用网格兜住民生,不断筑牢基层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