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铎思 通讯员孙欢欢 王显明)日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某棉业有限责任公司大院中,庄严的劳动仲裁徽章悬挂在院子中央,一条横幅、4张桌椅、一台电脑、一部执法记录仪,便组成了便捷、高效的“流动仲裁庭”。
据悉,此次开庭审理的是一件因劳动报酬纠纷引发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考虑到方便当事人和企业,新疆温宿县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派出“流动仲裁庭”,上门开庭审理案件。在历经庭审举证、质证、调查、辩论、调解等环节后,企业与劳动者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仲裁员现场出具了仲裁调解书,企业当庭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4.7万元。
温宿县积极推行“流动仲裁庭”进企入户,把纠纷化解在生产一线、田间地头,让调解仲裁服务更加便民、利企、高效,进一步降低了劳动者维权成本,还有利于接受群众对案件审理活动的监督,增强劳动仲裁的透明性、公平性和合法性,更是一堂生动的“法治课”,能提升劳动者和企业的法治意识。
“‘流动仲裁庭’虽条件简陋,但审案程序严谨,仲裁结果公正。作为企业的负责人,我一定严格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做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带头人。”受邀旁听的王力明说道。
近年来,温宿县持续打好劳动者权益保障“组合拳”,健全完善劳动纠纷调裁机制,构建了法律咨询、心理干预、纠纷调解、案件仲裁、速裁速决“五位一体”多元化维权格局,劳动关系领域纠纷调处和办案能力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