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几乎无处不在。然而从预制菜的防腐剂疑云,到“3·15”晚会上曝光的磷酸盐含量超标145%的“保水虾仁”,食品添加剂的滥用问题,已成为老百姓餐桌上挥之不去的隐忧。近期,国务院食安办等六部门印发《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方案》,并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综合治理行动。
方案明确:农业农村部门严厉打击食用农产品生产中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等违法行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加强相关化工产品、工业原料生产行业管理;海关部门加大对进口食品添加剂未如实申报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卫生健康部门研究健全食品添加剂品种动态管理制度;市场监管部门严格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和使用监管,严格食品生产、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监管,依法查处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经营司监管四处一级调研员 曲传勇: 全面加强农业、工业、进口等环节的源头治理。不仅包括食品生产经营环节,也包括农业环节,食用农产品的治理。
从农田到餐桌,此次综合治理行动可以说是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一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当地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围绕食品添加剂生产关键环节,对生产车间、原料库、成品库等重点区域开展检查。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监管科科长 杨涛: 重点关注企业是否严格履行供应商管控,以及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是否严格按照供应和配方进行组织生产,企业在添加剂原料称量过程中是否准确。
本次行动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开展食品生产环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巡查。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新国标规定,罐头类食品中不得使用防腐剂,面包、糕点等食品不得使用防腐剂脱氢乙酸。
不仅在食品生产环节,奶茶、麻辣烫、火锅、烧烤等餐饮环节也是食品添加剂滥用的监管重点。眼下,市场监管部门积极督促餐饮服务企业加强进货查验,不得购买和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 李佩瑶: 在餐饮环节,有三类物质是禁止添加的,第一个就是工业草酸或洗虾粉,它会引起肾结石等一些疾病;第二类是防腐剂亚硝酸盐;第三类是一些非法添加的物质,比如说罂粟壳都是不允许使用的。
其实,食品添加剂也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用对量、把准度”。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王蓓: 每一种食品添加剂都会标注出它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以及在该食品类别内使用的最大添加量。超出它的使用类别使用,或者是超出它的用量使用,都算是食品添加剂的滥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