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一身磨旧的工服,皮肤黝黑,笑声爽朗。初见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制造总厂总装分厂组装钳工高级技师刘杰,工人老大哥亲和友善的热乎劲扑面而来。
“我从来没想到有一天能当上全国劳模,我一直在基层干,只想着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件事,能多干点就多干点,多为公司创造效益、为客户节省成本。”刘杰言语朴素。
刘杰在工作岗位上。胡妤雅 摄
他带记者参观位于云南自贸区的中国铁建高新装备的制造车间,清筛系列、捣固系列、稳定系列、整形系列……形形色色的铁路养护设备他如数家珍,“我们公司所有的老产品和95%的新产品我都参与了试制。”
1995年,23岁的刘杰从空军部队退伍后,进入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一干就是30年。作为钳工,他当过大梁组组长、组装班长、工段长、技术员、质量巡检员,在每个岗位上都踏踏实实干,最终成为生产现场的技术大拿,大家口中的“万金油”。
20年前,刘杰领衔组装一款车身长30米的道岔捣固车主车架,车架由6大部分组成,由于焊接构件会热胀冷缩,需要钳工预判各部件对接空隙的大小预先留好缝隙。刘杰根据经验总结出“对焊预放量法”,实现了整个车架焊接尺寸零公差,远远低于国际允许的±15毫米公差标准。在场进行技术指导的外方专家对这个中国工人赞叹不已,竖起大拇指说:“大家组装有什么问题就找Mr Liu!”
钳工的工作需要和产品的不同定制要求“死磕”,除了熟能生巧,还需善于思考、主动创新。钢轨铣磨车主要用于修正两条铁轨轨面的几何精度以及铁轨与车轮摩擦面的平顺度等,是非常重要的铁路维护设备,铁轨误差超过1毫米都会导致列车运行不稳和不能高速运行。在产品试制初期,这个设备存在整车超轴重的问题。刘杰深入思考后提出将车辆顶棚的钢板改为铝板,将焊接方式改为铆接,同时在不承重的大梁上开孔,实现总体重量减轻四分之一。该产品填补了国内自主化钢轨铣磨车整修设备的空白,荣获第三届“航天科工杯”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银奖。
铁建装备的产品远销全球各地,不论是天寒地冻的中国东北,还是酷热的非洲大地,产品到哪里,刘杰的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屡次创造了在较短时间、带最少的工作人员一次交验合格的生产奇迹。
如今,刘杰担任公司的香港铁路养护项目副经理。他设计工装和工法,优化香港铁路吸砟车组风机出口消音器、输送系统及吸口,不但实现整车降噪30dB以及降尘,满足了香港城市建设环保要求,还将一个天窗作业量提高到46格,效率提高130%,提前3个月完成施工任务。
刘杰对工作充满热情,带领身边的年轻人迎难而上。他前后带出了85个徒弟,如今都是公司的骨干。他的徒弟余会兵说:“师傅身上那股不怕脏、不怕苦,遇事往前冲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遇到困难不要推诿,迎难而上!”
撰文:郎晶晶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