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福州”正呈现出一幅繁忙的“春耕”景象。数以亿计的鲍鱼宝宝纷纷下海“安家”,宛如一场盛大的生命迁徙。在广阔的海域中,养殖工人熟练地将这些稚嫩的鲍鱼投放进大海,它们如灵动的小精灵,开始了新的生命旅程。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养殖活动,更是福州海洋产业蓬勃发展的见证。“海上福州”凭借着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广阔的海域资源,让这些鲍鱼宝宝在大海中茁壮成长,为海洋经济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展现出福州在海洋领域的卓越成就。
“中国鲍鱼之乡”连江县,近期迎来鲍鱼投苗季,渔民们辛勤忙碌,绘就一幅壮观的海上“春耕图”。
渔民们忙着投放鲍鱼苗。
记者近日在苔菉镇后湾村海域看到,新型塑胶渔排绵延不绝,随着海水起伏摇晃。渔排上人声鼎沸,数十名渔民相互配合,开盖、投苗、关盖、下水等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两三分钟内,一厘米大小的鲍鱼苗就从网袋搬进“新家”养殖网箱中,顺利入海。
海上春耕也讲究时令。“水温13℃至14℃的时候,最适合投放鲍鱼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早完成鲍鱼苗的投放。”福建中新永丰实业有限公司采购经理吴滨洲介绍,本次投放的鲍鱼苗为连江自主培育的“福鲍1号”,它属于鲍鱼界的“巨无霸”,具有肉质鲜美、好养活、长势快、产量高、耐高温等优势,颇受养殖户青睐。公司本批次投放的鲍鱼苗预计有1.2亿粒,比去年增加20%,计划在5月前投放完毕,预计年产量可达3500吨。
据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统计,2024年全县鲍鱼养殖面积达1604公顷,总产量达5.9万吨,产值约68亿元;2025年全县投放鲍鱼苗约20亿粒。(记者 郑瑞洋 通讯员 连融媒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