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撰稿/枫
-1.32%、-5.43%、-2.98%,这是资本市场对于中国最大的潮玩公司其创始股东清仓的负反馈。
而在这之前的4月30日盘中,泡泡玛特(09992.HK)股价一度来到了199港元/股的历史新高。以此来计,它的市值高达2672.46亿港元。
如若从2024年2月5日16.751港元/股的阶段低点开始算起,它已经主升了15个月,区间最大涨幅高达1087.99%。
蜂巧资本清仓
5月7日晚,蜂巧资本在其官方公众号发文称,由于蜂巧人民币一期基金即将到期,蜂巧资本于近一周内通过大宗交易分三次集中出清了所有在上市前买入的泡泡玛特股份,至此基金将不再持有任何泡泡玛特股票。
据同花顺iFinD数据,蜂巧资本于4月29日-5月6日累计减持了泡泡玛特1191万股,占总股本的0.89%。这三次减持均价各为192.95港元、187.99港元和190.2港元,累计套现22.68亿港元。
按照5月8日“1港元=0.9297元人民币”来计,此次蜂巧资本总套现金额21.08亿元。(放图)
据天眼查数据,屠铮于2018年2月创立了蜂巧资本,专注于中早期新消费和消费科技创新的风投机构,2019年完成4.1亿元首期基金募集。成立不久后,蜂巧资本便联合黑蚁资本、华强资本共同向泡泡玛特投资了4000万元。
屠铮就此次清仓表示,“从天使阶段第一次投资到最终出售,陪伴公司整整14年。”
这表明在创立蜂巧资本之前,屠铮就已投资了泡泡玛特。
据创投日报,早在2011年,屠铮还在启赋资本担任合伙人时就一眼看中了泡泡玛特。直至泡泡玛特2017年在新三板上市,启赋资本已连续两次跟投泡泡玛特,持有公司5.7%的股份。屠铮也于2017年9月加入泡泡玛特高层,负责向董事会提供专业建议。
屠铮此前表示,泡泡玛特是其个人投资生涯中单个项目投资轮次最多的企业,后续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泡泡玛特的几乎每一轮融资。
据泡泡玛特招股书,上市前蜂巧资本增资叠加屠铮在启赋资本的持股,其最终持有泡泡玛特2.85%股份,是公司的第七大股东。
事实上,早在蜂巧资本清仓之前,屠铮就已减持了泡泡玛特。
2024年5月,屠铮先是以每股35.1港元的价格减持了1600万股,套现5.62亿港元;之后的10月,又以每股58.8港元的价格减持了500万股,进账2.94亿港元。
两次减持后,屠铮在泡泡玛特持股从2.85%降至0.89%。
从这些操作来看,屠铮不仅擅长买入,还非常擅长把握卖出时机。
你看啊,在最近这轮大主升之前,泡泡玛特曾走过一段至暗时刻:
它的股价由2021年2月17日105.23港元一路阴跌2022年10月28日的9.809港元,跌超九成(-90.68%)。
之后,随着股价持续反弹,屠铮先后在底部起来2.58倍、4.99倍和超18倍阶段性地出货。
巨大泡沫?
泡泡玛特的持续主升,是建立在公司业绩高增基础之上的。
2023年,泡泡玛特呈现恢复性增长:
营收同比增长36.46%至63.01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127.55%至10.82亿元。
到了2024年,公司业绩势如破竹,迈向高增。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30.38亿元、归母净利润31.25亿元,各同比增长106.92%和188.77%。
究竟是一群什么人再买泡泡玛特呢?
其目标客户群体为18-35岁的年轻人,尤其是女性消费者。这一群体对潮流文化和时尚有较高的关注度,愿意为个性化的产品支付一定的价格。
此外,其盲盒模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好奇心和收藏欲,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社交货币,使得泡泡玛特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因此,泡泡玛特也被称为“年轻人的茅台”。
随着潮玩市场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对个性化、潮流文化的追求,泡泡玛特的市场前景依然被许多人看好。
就在25Q1,泡泡玛特整体收益同比增长165%-170%。其中,中国收益同比增长95%-100%,海外收益同比增长475%-480%。
这是市场资金给予泡泡玛特估值溢价的主要原因。
只是创始股东在如此高位套现走人,这是否意味着当前泡泡玛特估值已存在巨大的泡沫?把未来增长的预期给提前打满?
(转自:泡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