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宝丹
编辑 | 黄昱
互联网平台进入竞合新阶段之后,竞争格局又开始了新的演变。618大促来临之前,阿里和小红书联手憋了个大招。
5月7日,华尔街见闻获悉,淘宝天猫与小红书已签订战略合作,打造“红猫计划”,将进一步开放融合,打通从种草到购买的全链路。这是一次市场营销层面的合作,目的是实现电商交易增长。
能撬动这样层级的合作并不容易,这也意味着,小红书将自己的3亿月活流量开放给了淘宝天猫,电商平台和内容平台来了一次深度联盟。
过去几年,电商行业经历了大洗牌,淘宝天猫虽然稳固了市场地位,但内外部压力逐渐增大。在阿里战略聚焦电商和AI,并重投AI的背景下,淘天需要打开新的业绩增长空间,公司已先后和微信、京东等昔日对手展开合作,深度绑定小红书,也是这一发展思路的延续。
5月8日,天猫宣布,今年天猫618提前了,将于5月13日晚8点开启预售,核心玩法只有一个“官方立减”,基础优惠85折起,最高立减可达50%。
这一次,淘宝天猫会交出怎样的成绩单,目前还不得而知,可以确定的是,淘宝天猫不再单打独斗了。
联手
这不是淘宝天猫和小红书的第一次合作,但却是合作力度最大的一次。
从发布会公布的内容来看,双方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数据打通,此次双方就品牌商家种草达成战略合作,共建三方账号,商家可以通过淘宝种草星河平台观测从种草到下单的全链路效果,提升投放效率。
二是业务层面,双方首次打开效果广告链路,新增笔记下方“广告挂链”功能,对于前期加入试点的品牌来说,在小红书的投放内容可直接跳转至淘宝天猫。华尔街见闻获悉,只有广告笔记才可以添加淘宝链接,该功能会先在部分行业做试点,后续会逐步开放。
三是投放,虽然双方都没有提及投放额度,但淘宝天猫明确表示,将加大投入,并为商家种草笔记进行加热、投流。
不同于直接投流,这次合作,首次实现了小红书种草到淘宝消费转化的全链路打通,带来的直接效果是投放效率的提升。近年来,品牌商家增长压力逐渐上升,经营确定性增长对商家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这也是推动淘宝天猫和小红书深度合作的重要推动力。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淘宝天猫和小红书的合作属于多赢,小红书用户看完种草笔记后,截图或者直接去淘宝天猫搜索购买,天猫在平台调性、品牌商家供给和交易体系比较成熟,合作后,小红书用户可以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淘宝天猫实现交易提升。
事实上,早在2022年,淘宝天猫和小红书就联合上线了“小红星”等种草观测计划。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淘宝天猫对小红书的种草效果有了更多数据上的验证。
根据淘宝披露的数据,过去一年,淘宝天猫品牌商家整体在小红书的种草笔记点击率提升20%,互动率提升109%。其中,参与淘宝天猫联投的日均投放商家数,同比增长335%,运动行业品牌商家进店率同比提升85%,美妆行业品牌商家进店率同比提升41.5%。
同时,阿里作为小红书的股东,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双方的合作。根据IT桔子数据,小红书在D轮融资和E轮融资中,阿里均有参与,尤其是在2018年的D轮融资中,小红书完成了3亿美元的融资,阿里作为领投深度参与。
对成立12年仍未上市的小红书来说,和淘宝合作可以直接带动收入提升。据知情人士透露,广告营销贡献了小红书的主要营收,公司2025年的重点之一就是优化种草的商业产品和投后度量,和天猫淘宝合作显然可以增加广告收入。
不过,很多人担心,小红书在笔记中挂上淘宝天猫链接,可能会影响自身的电商业务。对此,深耕产业带一线多年的老马电商圈创始人马凯跃认为,小红书是生活方式电商,主要是直播成交为主,对淘宝天猫开放笔记,对小红书闭环电商影响不大。据内部人士介绍,小红书电商今年的重点是拓展产业带商家。
但从心智来讲,小红书种草、淘宝天猫下单这种路径,和小红书电商本身就可能存在业务冲突。对消费者来说,去淘宝下单还是在小红书购买,是一道单选题。华尔街见闻获悉,小红书对这次合作也有纠结,尤其在商家层面,担心会造成小红书放弃闭环电商的不好印象。
随着淘宝天猫深度绑定小红书这个流量平台,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也有望迎来新的变局。
蓄力
这场合作不仅是平台间的握手,更是电商生态重构的开端。
近年来,电商市场经历了大洗牌,以拼多多、抖音为代表的新势力迅速崛起,这不仅让淘宝的市场地位下降,也彻底改变了这个昔日电商巨头的发展姿态。
相较过去的划分地盘、竖起高墙,淘宝天猫开始走向互联互通。去年9月,淘宝天猫宣布,在购物平台上新增微信支付,将超10亿用户的电商交易入口向腾讯开放,同月,淘宝APP将接入京东物流的计划提上日程。
以微信为例,摩根大通测算认为有2-3亿微信支付用户还不是淘宝用户,双方互联互通有望为淘宝带来20-30%的增量用户。“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比大多数投资者预期的更有意义的潜力”。
联手小红书也是上述开放策略的一部分。据业内人士介绍,小红书的用户主要是一二线城市的年轻用户,和淘宝天猫的人群重合度不算大,对后者来说,可以带来不少增量用户。
会上,天猫总裁家洛表示,“与小红书的合作,是淘宝天猫2025年全域运营非常重要的一步。”目前,淘宝天猫已与小红书、微博、微信、支付宝、B站、知乎等超200家互联网平台建立合作,支持品牌全域运营,做大增长。
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有一个共同的指向,为商家全网引流。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达12.59亿,同比增长2.2%。随着互联网用户增长见顶,叠加电商平台的流量增长远低于短视频等内容平台,淘宝天猫的流量焦虑可想而知。
尤其,随着对非核心资产的剥离,阿里生态内的引流效应也随之减弱。马凯跃认为,天猫内部面临流量不足的问题,尤其在砍掉了高鑫零售和银泰之后,这些业务和淘宝天猫本身就有一定的线上线下互补性,流量问题更加突出。
流量焦虑背后,淘宝天猫在阿里集团内部的战略重要性日益突出,可以说,电商业务是阿里走向AI时代的阶梯。
2023年9月,阿里集团CEO吴泳铭上任,在他的带领下,阿里巴巴战略调整为聚焦电商和AI,后者正处于投入期。2月24日,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
如此大规模投入背后,阿里的底气来自持续贡献现金流的电商业务。对淘宝天猫来说,守住电商的基本面,持续提升盈利能力,为AI发展提供资金,这是现在乃至未来较长时间内的主要任务。
淘宝天猫在经过上一轮电商竞争后,目前仍处于调整期。2月20日,阿里发布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的季度业绩,公司表示,国内市场,公司的中长期目标是稳定市场份额,同时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营商效率。
电商行业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后,无论是市场增长还是竞争态势,都已疲态尽显,在这种情况下,淘宝天猫要保住自己的地位,不被抖音、拼多多等对手缩小差距,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淘宝天猫和小红书的深度合作才刚刚开始,从流量到交易的链路背后,平台之间还可能潜藏着跨平台数据监管,以及小红书直播带货和淘宝天猫链接的潜在利益矛盾等问题。
618大促下周即将开始,这场合作效果如何,市场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