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周四集体收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28%,收报3352.00点;深证成指涨0.93%,收报10197.66点;创业板指涨1.65%,收报2029.45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2934亿元,较周三缩量1749亿元。A股在央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联合推出的“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后的首个交易日呈现缩量上行态势,尽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但成交额大幅萎缩。这一现象背后究竟释放出何种信号?
周三公布的22项金融政策涵盖降准、降息、科技创新再贷款扩容等关键举措,预计将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然而市场反应呈现出明显的预期兑现特征,政策发布会后的首个交易日,两市成交额大幅萎缩至不足1.3万亿元。这一数据表明,资金对于政策的短期刺激效应存在显著分歧:部分投资者选择在政策落地后获利了结,而场外资金仍处于观望状态,尚未大规模入场。
尽管指数连续上行,但主力资金却呈现逆势撤离态势。自周三以来,主力资金持续流出,周三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达350亿元,周四仍延续流出趋势。这反映出资金在政策兑现后选择获利了结,机构投资者对短期市场高位表现出谨慎态度。
缩量之下市场如何演绎?一方面,短期震荡蓄势,等待政策效果验证。从整体来看,政策组合拳对流动性的中长期利好尚未完全释放,降准释放的1万亿元资金将逐步流入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有望为市场带来提振。不过,市场走势还需密切关注经济数据表现。若5月中旬公布的4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可能引发市场对政策传导效率的质疑,导致指数出现回踩。
另一方面,政策加码预期推动二次冲高。众所周知,在一揽子政策框架下,更多政策细则有望逐步出台。如果后续政策超预期,可能吸引增量资金入场,推动指数继续上冲。投资者需重点关注市场成交变化以及金融和科技板块的整体表现。若市场成交额大幅释放,且金融与科技板块共同发力,指数再次冲高值得期待。
技术面上,周四市场全天低开高走,三大指数全线收红,基本反包了周三的阴线,个股也是涨多跌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量能再度萎缩,盘面热点仍较为散乱,缺乏领涨的绝对核心,故对于后市而言,若无连续增量资金进场的话,仍以震荡走高的结构为主。整体而言,市场更有可能在短期内震荡蓄势,等待政策效果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