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国联策略研究)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微信平台所载内容仅供国联民生证券客户中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若您非国联民生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受、转载或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信息。
核心结论:中资股盈利维持正增长,AI链与新消费景气占优
【1】盈利增长:中资港股收入增速回落,但盈利维持正增长
· 整体来看,中资港股收入增速回落,但盈利增速攀升,维持正增长;下半年整体收入增速回落至负增长,非金融及非金融油盈利增速放缓。
· 分行业看,保险、软件与服务、运输是盈利增速的主要贡献。其中新华保险、心动公司、东方海外国际等个股表现突出。
【2】盈利结构:价增量稳,底部回暖延续
· ROE方面,整体来看,净利率延续修复,支撑中资港股ROE小幅提升,另外资产负债率基本持稳,资产周转率出现小幅回落。分行业看,2024H2,运输、保险行业 ROE持续改善,且净利率和资产负债率均有改善;此外在净利率改善带动下,零售业、软件与服务ROE修复。
· 毛利率方面,下半年整体延续上行,材料、电信服务延续提升态势,改善明显;房地产小幅改善。
· 现金流方面,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速回升,应收账款同比增速下滑;净利润同比延续回升,或带动后续投资现金流筑底回升。
【3】资本开支:开支意愿下行,医药可选地产等板块继续磨底
· 整体上,资本开支增速下滑,医疗保健、可选消费、地产资本开支目前处于历史低位。
· 结构上,材料、工业和公用事业开支增速回落,信息技术和日常消费开支持续修复,医药、地产则持续磨底。
【4】库存:“弱而不补”,补库动力仍待需求回升
· 中资港股补库空间受限。2024年下半年,中资港股非金融库存同比增速下滑,库销比同步回落。
· 分行业来看,材料、公用事业、工业库存增速及库销比均处历史低位。而可选消费多数子行业库存抬升后库销比仍偏低,从行业比较视角,可选消费当前行业景气和企业经营信心或均占优。
【5】专题讨论:科技与新消费,景气能否支撑?
· 盈利方面,新消费及AI产业链收入和盈利增速同步提升,显著优于非金融中资港股整体;此外,受益于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同步改善,新消费和AI产业链ROE-TTM持续修复,其中新式茶饮、新能车、收藏品、餐饮和多数AI产业链环节均实现量价齐升。
· 毛利率方面,新消费及AI产业链毛利率持稳,优于非金融中资港股,其中收藏品毛利率显著改善,AI产业链中基础层毛利率占优。
· 报表周期来看,新消费细分赛道中,收藏品、新式茶饮整体供需良好,企业扩张意愿较强;AI产业链则多数环节资本开支提速并提高偿债支出。
· 龙头科技股而言,目前港股Terrific 10估值偏低,但盈利能力较美股Mag 7有一定差距,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
1. 盈利表现:中资港股盈利维持正增长
2. 盈利结构:价增量稳,净利率支撑ROE
3. 开支:意愿仍不高,医药等板块继续磨底
4. 库存:“弱而不补”,补库动力仍待需求回升
5. 专题讨论:科技与新消费,景气能否支撑?
风险提示
1)财务指标披露率不一致:受个别公司影响,财务表现波动或较大;
2)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或导致公司盈利增长及资本开支增速低于预期;
3)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或导致公司风险偏好降低,经营活动受限。
文中报告选自国联民生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报告信息
报告标题:AI与新消费有景气支撑——港股2024年年报分析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发布机构:国联民生证券研究所
作者:
分析师:杨灵修
执业证书编号:S0590523010002
邮箱:yanglx@glsc.com.cn
分析师:包承超
执业证书编号:S0590523100005
邮箱:baochch@glsc.com.cn
分析师:邓宇林
执业证书编号:S0590523100008
邮箱:yldeng@glsc.com.cn
分析师:万清昱
执业证书编号:S0590523100004
邮箱:wanqy@glsc.com.cn
联系人:潘 晗
邮箱:panhan@glsc.com.cn
往期报告
评级说明及声明
★
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6到12个月内的相对市场表现,也即:以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内的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其中: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或标普500指数为基准;韩国市场以柯斯达克指数或韩国综合股价指数为基准。
免责声明
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联民生证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平台推送观点和信息仅供国联民生证券研究服务客户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国联民生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非国联民生证券研究服务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受、转载或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信息,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国联民生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平台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任何未经国联民生证券同意或授权而对本平台内容进行复制、转发或其他类似不当行为均被严格禁止。对于使用本平台包含信息所引起的后果,国联民生证券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法律声明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微信平台所载内容仅供国联民生证券客户中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若您非国联民生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受、转载或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信息。国联民生证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内容而视其为客户,且由于仅为研究观点的简要表述,客户仍需以国联民生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