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科普中国
现代人浑身上下最贵的穿戴是什么?眼镜啊!
一副眼镜动辄几百上千,但我们常常得到了就不知珍惜,日常很多动作都在磨损这个精贵玩意儿,比如用买眼镜送的布擦它、用单手摘它等等。
生活中,其实还有一个杀眼镜的情景,那就是高温,尤其是对于爱做饭的人来说,真是揭一次锅盖磨一次镜片啊。
高温为什么杀镜片?
现在框架眼镜用的镜片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由树脂做的基片“夹心”,和无机镀膜做成的“饼干”构成的夹心饼干结构。
镜片结构像夹心饼干丨作者供图“夹心”多采用聚碳酸酯(PC)、聚氨酯(MR 系列)或 CR-39 等材质,有一定延展性,受热后会发生轻微的膨胀。
“饼干”通常是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硬、耐磨,用来保护“夹心”,但受热后几乎不会发生形变。
这块“夹心饼干”在受热后,内里膨胀、外壳坚硬,就可能导致外壳裂开,像人快速发福后,皮肤跟不上肥肉生长速度就会长出肥胖纹一样。
所以我们今天豁出去了,拿出 5 副镜片材质和折射率都一样的眼镜来做实验,看看生活中常见的高温场景,究竟会把他们杀到什么程度。
即将用来献祭的 5 副眼镜丨作者供图溅上热水:没裂!
第一副眼镜用来接受热水。
洗热水澡的时候、用开水冲饮料的时候、吃火锅的时候,热水都可能崩到镜片上。
我们直接用 100 摄氏度开水浇镜片,反复浇多次以后,镜片挺了过来,至少肉眼看不到爆膜的裂缝。
煮满满一锅食物的时候,沸水也可能崩到镜片上丨作者供图承受蒸锅水汽:裂了!
第二副眼镜用来接受开水冒出的水气。
很多人蒸菜、炖菜时,喜欢中途揭开盖看看菜变成啥样了,这个动作很伤眼镜!
我们用电蒸锅模拟了蒸菜的场景,用盖子稍微挡了一下出气口来测温(结果还是把手烫到了),测的温度接近 100 摄氏度。接着把眼镜伸到出气口,让滚烫的水气直接喷镜片,持续 5 秒左右。
蒸锅出气口的温度接近 100 摄氏度丨作者供图被蒸过的镜片乍看没啥问题,但对着灯光仔细看,会发现被水气喷到的位置出现了细小的膜层裂纹,没有被喷到的位置还保持原样。
对着灯光细看,能发现细小的裂纹(蓝色反光点外层的纹路)丨作者供图没有被喷的另一边镜框则没有裂缝丨作者供图所以做蒸菜、炖菜的时候,为了镜片完好、皮肤健康以及菜品效果,最好不要中途揭开看,就算揭开也要战术后仰、把脑袋离远点。
浇热油:大裂特裂!
第三副眼镜用来接受滚油。
如果热水崩到镜片上、水气喷到镜片上还可以小心避免的话,炒菜时被热油溅到就是每个做饭的人都会经历的事了,它不仅烫皮肤,也伤眼镜。
我们把食用油加热到了 200 摄氏度左右,也就是大家猛火快炒会用到的温度。接着把滚油滴在镜片上,多滴几次。
请大家吃油炸眼镜丨作者供图在特定角度的灯光下观察,我们发现这副下了油锅的镜片发生了明显的膜层裂痕,你说这一裂裂掉了多少钱?
很明显的裂痕丨作者供图车内暴晒:有待观察
第四副和第五副眼镜用来接受暴晒,一副放车内挡风玻璃下的仪表盘上,另一副放驾驶座头顶的置物盒里。
放在这里和那里丨作者供图比正午阳光直射的街道更热的,是停在太阳下的汽车内部:当室外温度在 30 摄氏度左右时,长时间暴晒的汽车内部甚至可能达到 70 摄氏度,所以夏天把打火机、含酒精的喷雾、锂电设备等物品放在车内非常危险,可能引起爆炸。
那眼镜镜片能挺过去吗?
不巧的是,我所在地这段时间的气温不算高,在 20 摄氏度到 30 摄氏度之间,在中午被暴晒两三个小时后,车内温度也只有 50 摄氏度左右,所以放在两处的眼镜经过很多天都完好无损。
眼镜表示之前害怕极了结果虚惊一场丨作者供图不过有不少新闻报道和网友分享,在最热的夏天,人们习惯放在车内的近视眼镜、老花镜、太阳镜,都出现过夸张的爆膜现象。随着夏天临近,大家还是小心为妙,下车就把眼镜揣走,至少不要放在最热的仪表盘处。
网友们分享自己被晒裂的眼镜镜片丨小红书/自然卷的日常分享、菠萝蛋糕、纯爱Pure love、东巴小卤猪所以戴眼镜要小心一辈子吗?
那倒不至于。
配过眼镜的朋友都知道镜片有超级多的材质可选,我们可以选择更耐高温的镜片,它们到了 85 摄氏度甚至 100 摄氏度以上才会发生形变,特别适合在高温下使用,比如户外戴的太阳镜。
而且,经过我们的亲手实验能发现,让镜片裂开的温度要么非常高、要么高温持续比较久,在裂开之前,先受不了的还是戴眼镜的人,你的生存本能会让你戴着眼镜逃离的,现在不兴满清十大酷刑了,谁能在蒸锅出气口待 5 秒啊(没有鼓励你试一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