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骑车总担心掉坑里,现在路面变平坦了,心里也踏实了!”近日,中山市第二市区检察院(以下简称中山二区检)检察官对辖区某镇主干道开展“回头看”时,一位曾因路面坑洞摔伤的市民感慨道。原本遍布“蜂窝”的破损路面焕然一新,是该院通过公益诉讼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实践。
2024年初,中山二区检12309检察服务大厅收到群众反映:某镇主干道因重型货车长期碾压,路面破损严重,虽经多次修补仍反复出现坑洞,导致车辆爆胎、骑行者摔伤事故频发。经向交警部门调取数据得知,2024年1至5月,该路段因路面问题引发交通事故28起,致3人受伤,存在严重交通安全隐患。
检察官发现,该路段原本修复方式有如“打补丁”,破损的地方简单填补上沥青,然而路段底部的砂石早已松散,难以抵挡雨水冲刷。周边居民向检察官反映道:“先前刚补完几天,同一个坑又裂开了!”修了破、破了修的恶性循环,使社会公共利益持续受到威胁。
针对上述问题,中山二区检立即依法开展行政公益诉讼监督,联合交警、住建等部门开展“马路办公”,实地测量裂缝长度、坑洞深度,精准锁定道路“陷阱”根源,明确道路管理问题症结,推动建立“应急修复+长效管护”机制。同时,检察机关向相关责任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督促其及时修复破损路面。相关部门及时行动,累计修复路面4000平方米,更换、维护市政设施98处,并对全镇道路开展全面排查。2024年9月,检察官跟进监督数据显示,主干道修复达标率达100%。
针对南方多雨气候特点,中山二区检还建立“雨季巡查”机制。为确保整改治理成效经得起时间检验,于2025年4月多轮强降雨来临时,中山二区检再度开展“回头看”。“回头看”发现,新修路面上的雨水顺着扩宽的排水沟急速流走,不再积聚;加厚的沥青层密实平整,任凭雨点砸落也未见剥落。如今,该镇已全面落实路面常态化管护制度,路面不再时常坑坑洼洼,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利。
来源:中山检察、中山二区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