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常州市民李先生在新北区某商场为孩子选购了一款小天才智能手表,本想着能随时掌握孩子的健康状况,却不想遭遇了一场消费纠纷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这款标价1599元、主打血氧监测功能的手表,在店员热情推介时明确承诺“佩戴后会自动将孩子的血氧状态实时发送给家长”,正是这个看似贴心的功能打动了李先生。
然而回家使用后,李先生发现所谓“实时传输”竟是个美丽的误会——手表虽具备血氧监测功能,却无法实现数据即时推送。“这就像买了个不会响的闹钟。”李先生无奈地表示,“不能实时预警的血氧监测,怎么守护孩子的安全?”更让他忧心的是,儿童突发健康问题往往就在瞬息之间,这种滞后的监测形同虚设。
当李先生带着购买凭证与商家协商,希望补差价更换真正具备实时传输功能的产品时,商家却以“无质量问题不予退换”为由断然拒绝。多次沟通未果后,倍感无助的李先生只得向新北区消费者协会求助。
接到投诉后,新北消协立即展开调查核实。经工作人员仔细比对产品说明书、宣传资料并与实物功能测试,确认李先生反映的“无法实时传输血氧数据”问题属实。商家坚称公司有规定,产品无质量问题不予退换,并否认虚假宣传,辩称可能是“店员讲解不全面或消费者理解偏差”。消协工作人员抓住商家这一说法,现场释法说理,最终促成双方和解:商家同意退货,李先生补差价更换了具备实时传输功能的手表。
案例分析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十一条明确规定,经营者应当以清晰、明确的方式向消费者全面介绍商品信息,这一义务不仅包括产品的基础信息,更涵盖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键功能特性。本案中,血氧监测功能作为该智能手表的核心卖点,其数据传输的实时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价值。根据“专业告知义务”原则,相较于普通消费者,具备专业知识的销售人员理应对产品功能参数、使用限制等关键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说明。商家以“店员讲解不全面”为由辩解,恰恰印证了其未完全履行法定告知义务的事实。已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害。消协工作人员据此促成退货换货的调解方案,既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又督促经营者规范销售行为,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消费提醒
商家经营不易,但必须清醒认识到,“精明”不等于“诚信”,“技巧”不能替代“责任”。
当前市场环境下,消费者愈发理性,信息愈发透明。靠模糊宣传、避重就轻或许能赢得一时之利,但失去的是口碑和信任——这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一单生意可能赚取几百元利润,而失去一个顾客则意味着损失其背后整个社交圈的潜在消费。
建议商家:将法定义务转化为经营智慧,把诚信经营作为核心竞争力。对产品功能如实告知,对使用限制明确提示,这不仅是守法要求,更是赢得消费者信赖的“金字招牌”。让客买得明白、用得放心,他们才会成为您最好的推销员。
下一篇:降息?加息?多国央行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