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聚焦食用农产品安全、特定场所餐饮安全、互联网新业态食品安全、食品非法添加问题、医疗器械安全等重点监督领域开展监督工作、高质效推进“食药安全益路行”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走深走实,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从田间到舌尖 放心农产品“检”出来
从清晨的蔬菜大棚到深夜的海鲜码头,检察官用脚步丈量安全防线。2025年年初以来,普兰店区检察院积极履职,强化食用农产品全链条安全监管。检察官实地走访辖区街道部分农产品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排查农药使用记录不规范、安全间隔期执行不到位等隐患,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部分合作社未依法如实记载农产品生产记录问题,检察机关向属地街道和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截至4月中旬,存在问题的合作社已经整改完毕,实现了从源头上把好食用农产品流入市场的第一关。同时,强化“快检”技术支持,严把食材安全入口关,针对海产品非法添加和蔬菜、大米农药残留等问题,普兰店区检察院深入辖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抽样,快检实验室的“科技显微镜”扫描10余类食材,精准的检测数据构筑起“食安防火墙”,让“菜篮子”拎得更安心。
大数据织密“防护网” 让隐患无处遁形
针对网络经营主体食品经营许可资质及特定场所的餐饮安全等问题,检察官依托食药安全领域监督模型、化身“数据侦探”,深挖问题线索,实现高效监督。调取职能部门及外卖企业数据共计1800余条,运用大数据监督模型锁定问题线索30条,经现场核查后,检察机关向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建立平台餐饮企业食品经营许可超期预警工作机制,以检察公益诉讼守护网络新业态食品安全。针对养老机构后厨,检察官开启“放大镜”模式,以健康证数据筛查为切入点开展监督,对部分养老机构存在的食堂工作人员健康证过期、过期食品等问题,制发建议督促有关部门整改,守护银发“食”光。同时一体开展养老机构餐饮安全、安全生产及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排查,以法律监督履职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医疗器械“大体检” 守护生命健康底线
普兰店区检察院统筹维护公益与公平,通过跟进监督,引导行政机关对违法情形分级分类处理,确保“过罚相当”。在3月初开展的口腔医疗器械安全专项监督中,检察官实地走访城区内部分口腔诊所,重点对诊所执业许可、从业人员资质、诊疗设备使用期限等进行调查,办案中发现“服役”14年的“超期服役”治疗机,远超法律规定的5年至10年的使用期限,普兰店检察院依法督促行政机关履职,推动全区口腔诊所开展设备“大体检”。在巡查乡镇药房时,检察官重点针对违规销售隐形眼镜、过期口罩等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线索依法立案并督促行政机关予以整改。
下一步,普兰店区检察院将持续深化“食药安全益路行”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精准规范做实法律监督工作,打好重点领域“歼灭战”。持续加强与相关行政机关、职能部门的协同联动,深化食药安全问题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市场监督、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行政机关的协作配合,持续凝聚公益保护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