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WEMONEY研究室 王彦强
随着年报季结束,A股42家上市银行2024年经营业绩尽显眼底。
据Wind数据统计,42家A股上市银行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6511.98亿元,较2023年的56467.22亿元几乎持平。其中,有10家银行的营收出现负增长,32家实现正增长。
同时,42家上市银行2024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1440.7亿元,较2023年增加492.03亿元,同比增长2.35%,平均日赚58.74亿元。其中,有38家实现正增长,仅有4家负增长。
在42家上市银行中,归母净利润在100亿元以上的有24家。其中,有4家的银行归母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有2家银行的加权ROE在15%以上。
从资产质量来看,整体42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2%以下。其中,有16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1%以下。而在拨备覆盖率方面,有18家银行在300%以上,其中,有7家超过400%。
截至2024年末,42家上市银行资产规模合计302.13万亿,较上年增长7.5%;存款总额为201.02万亿,较上年增长5.49%;贷款总额为174.13万亿,较上年增长7.94%。
4家营收双位数增长,2家净息差超2%
从营收来看,42家上市银行中,有32家正增长10家负增长。在增长的阵营中,有4家银行实现双位数增长,分别为瑞丰银行(15.29%)、西安银行(13.68%)、南京银行(11.32%)、常熟银行(10.53%)。其中,瑞丰银行以15.29%的增幅领衔。
与此同时,有10家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出现下降,分别为平安银行(-10.93%)、光大银行(-7.05%)、郑州银行(-5.78%)、民生银行(-3.21%)、建设银行(-2.54%)、工商银行(-2.52%)、兰州银行(-2.02%)、浦发银行(-1.55%)、贵阳银行(-1.09%)以及招商银行(-0.48%),包括2家国有大型银行、5家股份制银行和3家城商行。
平安银行在年报中表示,业绩下降主要是受市场变化、主动调整资产结构等因素影响。
当然,在营收绝对金额方面,有13家银行在一千亿元以上。其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
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营收在5000亿元以上,其营收分别为8218.03亿元、7501.51亿元、7105.55亿元和6300.90亿元。
从净息差来看,42家上市银行,仅有两家超过2%,分别为常熟银行和长沙银行,净息差分别为2.71%和2.11%。有7家在1.8%—2%之间,分别为招商银行、南京银行、平安银行、邮储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和兴业银行,其净息差分别为1.98%、1.94%、1.87%、1.87%、1.86%、1.86%和1.82%。
厦门银行的净息差最低,为1.13%。整体而言,2024年42家银行的净息差都较2023年有所下降。
11家净利润双位数增长,2家ROE超15%
从归母净利润表现看,42家上市银行中,有38家实现正增长,仅有4家出现下滑。
在增长阵营中,11家银行增速实现双位数增长,由高到低依次为:浦发银行(+23.31%)、青岛银行(+20.16%)、杭州银行(+18.07%)、齐鲁银行(+17.77%)、常熟银行(+16.20%)、苏农银行(+11.62%)、瑞丰银行(+11.27%)、青农商行(+11.24%)、江苏银行(+10.76%)、成都银行(+10.17%)和苏州银行(+10.16%)。
上述11家银行中,包含一家股份行,3家农商行和7家城商行,且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环渤海及成渝双城经济圈。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浦发银行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28.28%至356.39亿元,尽管2024年实现23.31%的高增速(归母净利润回升至452.57亿元),但仍未恢复至2022年水平(511.71亿元)。
在下滑阵营中,有4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出现负增长,依次分别为,厦门银行(-2.60%)、平安银行(-4.19%)、贵阳银行(-7.16%)和民生银行(-9.85%)。
从归母净利润绝对金额来看,42家银行中,超100亿元的银行有24家。除业绩双位数增长的浦发银行、杭州银行、江苏银行和成都银行外,还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浙商银行、沪农商行和渝农商行。
上述银行中,包含6家国有行,9家股份行、2家农商行和7家城商行。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在1000亿元以上。
从加权净资产收益率(ROE)来看,有21家在10%以上,仅有2家超过15%。
据Wind数据显示,成都银行、杭州银行、招商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和齐鲁银行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ROE)在12%以上,其中,成都银行和杭州银行的ROE分别为17.81%和16%,超过15%。
而招商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4.49%、14.15%、13.59%和13.59%,排名第三至第六。
其余的长沙银行、苏州银行、苏农银行、江阴银行、青岛银行、张家港行、瑞丰银行、建设银行、无锡银行、农业银行、沪农商行、平安银行和上海银行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ROE),在10%—12%之间。郑州银行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ROE)最低,仅为3.21%。
18家非息收入占比超30%,7家拨备覆盖率超400%
从非利息收入占比来看,42家银行中,有18家银行在30%以上,其中,南京银行以47.04%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排名第一。
其余的17家银行分别为上海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杭州银行、华夏银行、苏州银行、交通银行、青农商行、浙商银行、浦发银行、西安银行、苏农银行、瑞丰银行、中信银行、江苏银行、厦门银行和兴业银行。
非利息收入占比分别为38.69%、37.40%、36.31%、36.28%、36.11%、35.33%、34.64%、34.55%、33.25%、32.81%、32.56%、32.50%、31.50%、31.34%、30.76%、30.46%和30.21%。
值得一提的是,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降的趋势下,投资收益成为不少银行创收的新引擎。而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升,主要来自于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其他收入的大幅增长。
从资产质量来看,42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在2%以下,其中有16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1%以下,占比38.09%。其分别为成都银行、厦门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常熟银行、无锡银行、苏州银行、南京银行、江阴银行、江苏银行、邮储银行、苏农银行、张家港行、招商银行、瑞丰银行和沪农商行。
在这16家不良率较低的上市银行中,排名前五的银行分别为成都银行、厦门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和常熟银行,其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66%、0.74%、0.76%、0.76%和0.77%。
而郑州银行、青农商行、兰州银行、华夏银行和贵阳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相对偏高,分别为1.87%、1.81%、1.73%、1.67%和1.59%。
从拨备覆盖率来看,有18家银行在300%以上,其中,超过400%的有7家,分别为,杭州银行、常熟银行、苏州银行、成都银行、无锡银行、苏农银行、招商银行,其拨备覆盖率分别为541.45%、500.51%、483.50%、479.29%、457.60%、428.96%和411.98%。
2024年,中国银行业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保持稳健运行,呈现“规模增速放缓、息差磨底、营收下行、资产质量夯实”的特征。全年商业银行总资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零售贷款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持续承压。不过,城商行、农商行表现相对较好。展望2025年,随着政策的发力,经营环境有望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