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瑞梁
正是耕耘季,毕节市织金县马场镇大陌村马场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却已迎来收获。
4月30日,走进马场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工人们正忙着收割地里的白菜。“有两吨白菜是卖给县农投公司的,其余的面向市场销售。”产业园管理人员杨平一边介绍采收情况,一边和务工人员将收割好的白菜称重、打包。
据介绍,马场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由织金豪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修建,拥有1050个大棚。织金豪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统一育苗、统一指导、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村合作社组织群众务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我们的蔬菜均按照生态健康的标准种植,很受市场青睐。”织金豪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昭君说,目前产业园区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产出。
另外一排大棚内,工人们正小心翼翼地将播下辣椒种子的育苗盘放在水面。“白菜采收完后,我们就开始新一季的种植,现在把育好的苗移栽到棚内。”杨昭君说,“我们一年带动30多人长期稳定就业。在种植和采收的农忙时节,一天有100多人务工。”
登高望远,穿村而过的小河滋养着农业产业园。宽阔的通村路、通组路、产业路纵横交错,为农资和蔬菜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该公司通过安装滴灌设施、引进智能室温湿度监测设备、建设蔬菜冷库等举措,保障农作物生长。除了种植蔬菜,还根据市场需求发展花卉产业,2024年总产值800多万元。
现代农业产业园落户家门口,群众增收更便捷。当地村民陈朝学将自家土地以每年每亩700元价格流转给公司,自己则在园区就近务工,每年收入3万元以上。“土地交给公司打理,我在里面上班,既收流转费又领工资,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陈朝学说。
在当地,像陈朝学一样在家门口就业的群众有上百户。杨昭君表示,如今公司通过引进先进农业生产设备和具有管理经营思维的技术人才,让农业产业园变为绿色“聚宝盆”。
“我来自云南,之前我自己都没想到跑到贵州种菜,会这么有前途。”作为该公司引进的农业技术人才,杨平对未来信心满满。
上一篇:塑造珍酒李渡集团可持续发展新未来
下一篇:中国代表呼吁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