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光明日报
佳木斯大学坚持把开展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作为建设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强大动力,注重向“盘活存量”要动力、向“培育增量”要活力、向“提升质量”要竞争力,推动各项事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迅猛增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办学事业新华章渐次铺展。
向“盘活存量”要动力
扭住关键处,注重谋篇布局。学校构建“双向12345”党建工作体系,出台基层党建5年规划,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巩固年”“创优年”3年行动,研究制定二级党组织“强基指数”、党支部“堡垒指数”、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管理实施办法,开展党员“五争当”活动,激活基层党建工作“一池春水”。
做实关键事,搭建载体平台。学校开展校级党建“双创”评选、验收工作和党支部评星定级管理工作,在示范创建的提质扩面上持续聚力、发力、加力。深化产学研党建联建共建,编印《基层“党建+”服务地方发展案例汇编》,凝练、推广党建引领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经验,打造地方高校党建业务融合新范式。
抓好关键人,提升履职能力。学校举办学院党委书记论坛、“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论坛,打造“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跟着书记学”的立体化学习交流平台。举办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促进党支部书记精研“一招一式”,练好“看家本领”。出台组织员队伍建设管理办法,设立学院处级组织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提升组织员能力水平。
向“培育增量”要活力
在主赛道上,集中攻坚突破。学校持续深化基层党建“对标创优”工程,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学校现有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3个,全省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等党建工作成果16项,全国、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4支,培育校级党建“双创”成果85项、星级党支部70个。
在分赛道上,找准比较优势。学校充分结合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传承赫哲族文化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融媒体作品展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先进事迹。学校党员教育电视片连续两年在全省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中获奖。
在新赛道上,赢得工作主动。学校坚持把“党课开讲啦”活动与“边陲扎根、沃土壮根、实践固根”的“三根”育人精神核心内涵相结合,率先在全省高校中举办“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党课大赛,把“讲好党课、讲实党课、讲活党课”提升到新的高度。学校成为唯一一所在黑龙江省首届党课大赛高校专场、地市专场中均获得奖项的高校。
向“提升质量”要竞争力
融合一体化,圈出发力重点。学校制定党建业务融合实施办法和基层党组织推进“一融双高”实施方案,深化“党建+学院、学科、学者、学术、学生”的“五学”模式,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2024年,学校获评省级及以上党建工作成果10项,较2023年增长43%;在省级及以上平台刊发党建工作经验24篇,是上年的4.8倍。学校党委在2024年黑龙江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评价一体化,用好工作抓手。学校制定7项学院年度建设目标,把党建工作目标列为第一目标,聚焦党建工作服务学科、专业建设的成效,突出贡献度、支撑度导向,以“党建+”提升工作质效。加强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同部署、同落实,抓实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和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考核,形成“围绕发展抓党建、考评党建看发展”工作格局。
发展一体化,强化党建引领。学校打造“党建E佳+”党建品牌,将教育、科技、人才有机结合、一体推进,形成党建引领“三位一体”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落实黑龙江省委“兴边富民、稳边固边、边境办学”部署要求,推进抚远校区办学工作。15个师范类招生专业全部通过国家二级认证,是黑龙江省首家师范类专业全部获此认证的高校。科研经费总额实现3倍增长,一批研究成果为佳木斯国家农高区、“中国牙城”、环佳木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上一篇:假期“不打烊” 项目“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