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升股份2024营收同比增长4.8%至4.2亿,深耕晶体设备领域稳健前行
创始人
2025-04-30 19:42:36
0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浪潮中,南京晶升装备股份有限公司(688478.SH,下称“晶升股份”)作为国内晶体生长设备领域的行业龙头,其2024年财报备受关注。

  在半导体行业周期波动与国产替代提速的双重背景下,公司交出了一份“营收稳增、利润承压”的成绩单。4月29日发布的公司年报显示,2024年全年营收4.25亿元,同比增长4.78%;归母净利润5374.71万元,同比下滑24.32%。

  上述业绩变动的主因有两个,一个是行业周期波动,部分需求阶段性放缓,比如光伏产业终端供需过剩,导致上游光伏级半导体设备厂商承压;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应对市场激烈竞争,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迭代产品工艺,逐渐高企的研发费用拖累了利润表现。

  也因此,尽管短期盈利承压但公司基本盘营收表现稳健,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仍呈持续增长态势,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为44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39%,占营业收入的10.41%,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一亿元,其研发资金重点投向碳化硅大尺寸设备及半导体级单晶硅炉的工艺优化,为下一轮行业复苏蓄力。

  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也让公司半导体专用设备的行业龙头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凭借多年的研发及工艺积累,结合“晶体生长设备—工艺技术—晶体材料”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协同优化的能力,形成了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并覆盖了硅片厂商及碳化硅衬底的国内龙头企业或主流客户,与沪硅产业(上海新昇)、立昂微(金瑞泓)、三安光电、比亚迪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得到下游大厂客户的高度认可。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累计取得国内专利95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57项。

半导体级单晶硅炉:打破垄断,覆盖主流制程

  作为半导体专用设备核心选手,晶升股份向下游半导体材料厂商及其他材料客户提供半导体级单晶硅炉、碳化硅单晶炉和其他设备等定制化产品。其中,半导体级单晶硅炉和碳化硅单晶炉是公司的核心产品,在主业营收中占据半壁江山。

  当下,公司半导体级单晶硅炉完整覆盖市面主流12英寸、8英寸轻掺、重掺硅片制备,生长晶体制备硅片可实现19nm存储芯片、28nm以上通用处理器芯片、CIS/BSI图像传感器芯片,以及90nm以上指纹识别、电源管理、信号管理、液晶驱动芯片等半导体器件制造,28nm以上制程工艺已实现批量化生产。

  众所周知,在半导体级单晶硅炉领域,尤其是12英寸大尺寸设备市场,长期由少数几家国际巨头主导技术标准和市场份额,如PVA TePla AG(德国),KAYEX(美国)。而晶升股份通过自主研发实现12英寸半导体级单晶硅炉国产化,尤其是公司SCG300系列单晶硅炉实现COP-FREE硅片量产,可满足19nm存储芯片需求,且解决了晶体直径控制、液面距离测量、工艺窗口优化等核心问题,其设备已在国内多家硅片厂商实现产业化应用,打破了海外垄断,逐步替代进口设备。

  据悉,公司12英寸单晶硅炉已通过沪硅产业、立昂微等客户验收。机构分析,该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已从2023年的9%-15%提升至约20%,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从政策角度讲,《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半导体设备列为重点突破领域,12英寸单晶硅炉等关键设备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前瞻性布局8英寸碳化硅单晶炉成增长核心引擎

  在另一核心产品碳化硅单晶炉领域,晶升股份作为国内少数实现8英寸碳化硅单晶炉量产的企业,公司设备已批量供应比亚迪、三安光电等头部厂商,2024年碳化硅单晶炉业务收入增速斐然,已逐步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从产品矩阵看,公司产品覆盖6-8英寸导电型、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生长,支持PVT法、TSSG法等多种工艺路线,设备具备高精度控温、模块化设计等特点,良率和稳定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碳化硅单晶炉量产使得衬底成本较进口设备降低30%,直接助力国内下游客户降低衬底生产成本30%以上,加速国产碳化硅产业链的规模化应用。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前瞻性布局8 英寸碳化硅长晶设备,自主研发的SCMP系列单晶炉已实现批量供应,为未来3-5年碳化硅衬底向大尺寸迭代提供设备保障。当下,8英寸碳化硅长晶设备已覆盖公司80%左右的碳化硅客户,且基本都已完成交付并验证成功。

  为什么8英寸如此重要?

  因为8英寸碳化硅单晶炉作为生产大尺寸碳化硅晶圆的核心设备,其成本优势巨大,8英寸晶圆单片成本较6英寸降低30%-40%,可助力碳化硅器件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平台、光伏MPPT效率提升、AR/VR轻量化趋势,共同推动碳化硅向大尺寸、低缺陷率方向升级。根据Yole预测,到2028年全球碳化硅器件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89.06亿美元,业界预计,8英寸设备将成行业主流。

结语

  放大视角看,全球半导体产业正经历第三次转移,中国作为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2024年本土设备市场规模突破300亿美元,但国产化率仍不足30%,尤其是高端晶体生长设备长期依赖进口。

  从整个半导体产业链条看,晶体生长设备作为半导体产业链的基础和起点,其设备供应商的市场竞争力主要体现于设备的研发设计、晶体生长工艺积累及下游厂商的认可程度。

  在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马拉松中,晶升股份作为国内少数具备12英寸单晶硅炉和8英寸碳化硅单晶炉量产能力的企业,直接受益于“自主可控”政策红利。公司客户覆盖国内主要半导体材料厂商,客户粘性强且行业地位突出,得到了众多主流半导体厂商的认可,陆续开拓了上海新昇、金瑞泓、神工股份、三安光电、东尼电子、合晶科技、比亚迪等客户,已取得良好的市场口碑,确立了公司在半导体级晶体生长设备领域的市场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正从单一设备商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光伏级单晶炉完成客户验证,多线切割机、减薄机等加工设备研发取得突破,碳化硅外延炉实现小批量出货。这种"晶体生长+加工+外延"的全链条布局,既增强了客户粘性,也为公司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埋下伏笔。

  更为重要的是,公司也积极分红反馈投资人,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显示,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50元(含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应对当前春旱,豫川滇陕在行动! 转自:中国水利今年3月以来全国面平均降雨量偏少11%北方地区面平均降雨量偏少近3成据预测未来十天北方...
联影医疗:2025年一季度净利... 中证智能财讯联影医疗(688271)4月29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7...
中公教育去年涉诉讼仲裁案金额... 运营商财经网 朱欣雨/文日前,中公教育披露2024年年报,其中揭露了公司在报告期内涉及的多项诉讼、仲...
新凤鸣: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 中证智能财讯新凤鸣(603225)4月29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5.5...
北京地铁11号线二期将设站14... 转自:千龙网作为北京轨道交通三期规划中的一条重要东西向线路,今天(1日),北京地铁11号线二期迎来新...
华谊集团:2025年一季度净利... 中证智能财讯华谊集团(600623)4月29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4....
中国电研:2025年一季度净利... 中证智能财讯中国电研(688128)4月29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3...
社区整治飞线充电,守护居民安全... 转自:扬子晚报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安全管理,营造整洁、有序、安全的居住环境,近日,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西...
徕木股份:2025年一季度净利... 中证智能财讯徕木股份(603633)4月29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亿...
永辉超市致歉!“反向抹零”属实... 永辉超市最新回应“反向抹零”事件并致歉。永辉超市今日发布整改说明称,经排查,重庆、河北、北京、天津、...
最新公示!开封这里上榜! 转自:开封发布昨日,记者从通许县相关部门获悉,近日2025年度河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拟确定名单公...
国泰海通:维持汽车行业“增持”... 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维持汽车行业“增持”评级。随着无图城市NOA、Robotaxi逐渐成熟,自动驾驶...
沪藏携手共绘萨迦文旅游园会,非... 转自:上观新闻今天是五一假期首日,上海国际花展徐汇分会场繁花似锦,牡丹、郁金香与格桑花的意象跨越50...
特斯拉董事长:有关董事会已联系... 据特斯拉官方账号,特斯拉董事会主席罗宾·德霍姆表示,有关董事会已联系猎头公司寻找新任CEO的报道“完...
巨化股份:2025年一季度净利... 中证智能财讯巨化股份(600160)4月29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8亿元...
限流!停止!开封一景区重要通知... 转自:开封发布重要通知!万岁山武侠城实行限流措施,今日停止线上售票!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因今日万岁山武...
假期第一天铁路迎来客流高峰 你...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是“五一”假期第一天,大家外出度假热情很高,全国铁路迎来客流高峰。目前全国...
奥特迅:2025年一季度亏损1... 中证智能财讯奥特迅(002227)4月30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641....
纵横股份:2025年一季度净利... 中证智能财讯纵横股份(688070)4月29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877...
不愿赔偿150元?法官深入现场... 近日,临江市大栗子某小区内的一场邻里纠纷,在临江市人民法院执行法官调解下得以圆满解决,不仅彰显法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