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11月28日电(胡晨曦)A股三大指数11月28日早间集体低开,随后探底回升,至午间收盘时均小幅上涨。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不足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123亿。盘面上,商业航天概念走强,乾照光电、雷科防务等涨停;海南板块持续走高,海南瑞泽4天3板;半导体板块活跃,希荻微、微导纳米涨超12%,汇成股份、晶合集成涨超8%;福建板块再度大涨,福建水泥、海通发展等多股涨停。下跌方面,抗流感概念股集体下跌,粤万年青跌超12%。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报3883.46点,涨幅0.21%,成交3920亿元;深证成指报12967.66点,涨幅0.72%,成交5843亿元;创业板指报3052.87点,涨幅0.71%,成交2925亿元。
热点板块
盘面上,能源金属、贸易、半导体、钛白粉、海南自贸区、乳业等板块和概念股涨幅居前;中药、互联网电商、游戏、流感、创新药、中船系等板块和概念股跌幅居前。
机构观点
中原证券:2026年光伏行业进入持续的产能出清周期,后续围绕“反内卷”的产品价格销售措施、企业间并购整合、行业准入门槛的提高以及产品质量标准提高的影响将会逐步显现。光伏行业竞争格局和产业链生态有望优化,存量光伏企业业绩将呈逐步改善趋势。公募基金对光伏板块配置处于低位,低估值和供需格局改善有望吸引跟多资金配置。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建议围绕细分子行业头部企业展开布局。具体可关注储能逆变器、多晶硅料、光伏玻璃、一体化组件厂领先企业。
中信证券:随着头部厂商相继获得亿元级订单,2025年已成为具身智能商业化的关键节点。然而在商业化向规模化落地的进程中,阶段性瓶颈与下游工厂的订单审慎态度依然存在。在OEM、供应链及科技巨头的协同推进下,机器替代人力的效率提升、供应链产能布局及多维技术赋能正加速产业升级,驱动商业模式创新与竞争格局重构。国内具身智能板块总市值已突破3万亿元,伴随国产新势力资本化加速,板块规模有望持续扩张。
鸿涵投资:资金+政策驱动的慢牛行情格局未变。短期政策空窗期,及宏观不确定性导致市场缺乏主线,资金在科技、新能源、低位板块、红利、银行之间轮动,中期看随着筹码交换均衡,联储释放积极利率政策信号、AI出现新的叙事等都将成为新一轮行情的引线。
消息面上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人工智能+”能源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人工智能+”能源试点工作的通知,聚焦《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的八大类场景、37个重点任务、百余项具体应用,按照“少而精”的原则,面向能源企业征集发展所需、行业所盼和企业所急的高价值应用场景需求,有效减少能源场景需求方与人工智能技术供给方间的信息壁垒。组织人工智能技术供给方依据场景需求“揭榜挂帅”,承接高价值场景建设相关任务。场景需求方与技术供给方合作形成试点项目方案,经国家能源局遴选认定为“人工智能+”能源试点项目,探索形成综合解决方案可规模复制、商业模式可参考借鉴的“人工智能+”能源融合发展新范式,推动提升能源行业智能化发展水平。
摩尔线程发布Torch-MUSA v2.7.0 持续增强AI模型训练与推理支持
据摩尔线程公众号消息,近日,摩尔线程正式发布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的MUSA扩展库——Torch-MUSA v2.7.0,新版本在功能集成、性能优化与硬件支持方面实现进一步突破。Torch-MUSA在短短一个月内,连续完成v2.5.0和v2.7.0两次版本更新,充分体现了摩尔线程在MUSA生态建设上的持续投入与快速迭代能力。
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