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11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军控、裁军与防扩散》白皮书。这是继1995年、2005年之后,中国第三次发布军控白皮书,也是20年来首次以白皮书形式全面阐述中国的军控、裁军与防扩散政策。中国为什么选择当前这个时机发布新版军控白皮书?新版军控白皮书“新”在哪里呢?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旧的世界大战的记忆逐渐远去,新的战争和冲突的风险却在上升。基于对战争惨祸反思而建立的战后国际安全秩序面临重重挑战,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体系受到严重侵蚀。战争,还是和平?对话,还是对抗?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新版军控白皮书就是在军控领域对这一时代之问的及时回应。
新版白皮书总结了过去2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军控、裁军、防扩散问题的基本政策立场和务实举措,彰显了中国积极引领全球安全治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大国责任和担当。较之以往,新版军控白皮书有三个突出的“新”字。
一是新理念。白皮书首次提出中国秉持公正、合作、平衡、有效的军控理念。这是对中国军控外交政策和实践的高度凝练和总结,也是未来开展军控工作的重要指导。所谓公正,就是坚持公平正义,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反对政治胁迫,反对例外主义,反对双重标准。所谓合作,就是坚持合作共赢,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军控和防扩散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和单边制裁。所谓平衡,就是兼顾传统与新兴领域,平衡权利与义务,标本兼治,综合应对全球安全挑战,反对顾此失彼、畸轻畸重,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所谓有效,就是实事求是,维护现有国际军控与防扩散体系的权威性、普遍性和有效性,反对随意废约退群,反对抛开联合国平台“另起炉灶”。
二是新领域。随着外空、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迅猛发展,强化相关领域的安全治理刻不容缓。针对相关问题,白皮书提出,应在各国普遍参与的基础上,发挥联合国主渠道作用,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新兴领域全球治理体系框架和标准规范,增强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在外空领域,白皮书明确“四个反对”:反对进攻性外空军事政策;反对外空军事同盟;反对外空武器化、战场化和军备竞赛;反对利用商业航天介入他国武装冲突或干涉别国内政。在网络领域,白皮书系统阐释网络主权原则,反对从实力地位出发“主宰网络空间”;反对肆意攻击别国关键基础设施;反对将意识形态和军事同盟引入网络空间。在人工智能领域,白皮书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发展理念,主张大国应本着慎重负责的态度在军事领域研发和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确保武器系统始终处在人类控制之下,防止“机器杀人”的伦理惨剧。
三是新举措。中国在军控领域与时俱进,新举措不胜枚举。例如,在核军控方面,中国去年7月向《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一次审议大会第二次筹委会提交工作文件,呼吁核武器国家缔结“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条约”或就此达成政治声明,并主张尽早谈判缔结法律文书,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在生物军控方面,中国推动达成《科学家生物安全行为准则天津指南》,对实施负责任生物科研、防止生物科技误用谬用起到指引作用。在化武军控方面,中国是接受工业视察最多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缔约国。在常规武器军控方面,中国向亚非拉国家提供扫雷援助,得到联合国及有关国家高度赞赏。在防扩散方面,中国建立以《出口管制法》为统领,涵盖核、生、化、导各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实现了出口管制的法治化、规范化管理。在和平利用科技国际合作方面,中国主张平衡防扩散义务与和平利用科技合法权利,三次推动联合国大会通过“在国际安全领域促进和平利用国际合作”的决议。
针对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安全危局,新版军控白皮书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表明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的发展和强大是世界的机遇,是和平的希望,为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事业注入了积极的推动力量。(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军控研究中心主任)
上一篇: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下一篇:LME金属普遍下跌 铝锌跌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