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十四五”时期,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对外直接投资等商务主要指标完成符合预期
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本报讯(记者冯阳、李巍)11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十九场新闻发布会。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毅介绍,“十四五”时期,我省大力提振消费搞活流通,千方百计稳外贸稳外资,努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对外直接投资等商务主要指标完成符合预期,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消费引擎持续发力,市场活力充分释放。
“十四五”时期,全省消费市场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1.2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1.5万亿元,2021至2024年年均增长4.4%。
商品消费带动明显。我省扎实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自2024年9月以来共投入补贴资金265.8亿元。2024年和今年前三季度,汽车、家电、家具等以旧换新类商品分别带动限上零售额增长5.8和2.9个百分点。
服务消费与新型消费双轮驱动。全省培育打造28个商旅文体健展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拉满消费氛围。全省网上零售额由2020年的2735.8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4889.7亿元。
消费环境不断优化。从城市看,全省培育建设全国示范步行街1条、省级示范商业街12条,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448个;从农村看,通过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商贸中心改造,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消费品下行“最后一公里”进一步畅通。
对外贸易顶压前行,进出口“质”“量”齐升。
外贸规模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的4457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6149亿元,年均增长8.4%。从时间跨度来看,我省外贸进出口从3000亿元到4000亿元用了将近10年,从4000亿元到6000亿元仅用了5年。
出口结构不断优化。2024年,全省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48.9%,较2020年提高14.1个百分点。
外贸主体与新业态发展表现亮眼。截至2024年底,全省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94万家,较2020年增加5000余家。我省积极推动跨境电商综试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发展,创新推动保定白沟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发展,2024年全省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实现95.4亿元,较2020年增长近1倍。
利用外资成效明显,投资河北热度上升。
“十四五”时期,我省利用外资质量稳步提升。截至2025年9月,数字产业、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领域实际使用外资23.7亿美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3.1倍。
从主体看,2021至2024年,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767家,较“十三五”时期增长36.7%。从规模看,全省实际使用外资从2020年的13.6亿美元增加到2024年的15.9亿美元。截至2025年9月,全省“十四五”时期累计使用外资75.4亿美元。
为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我省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先后出台稳外资十五条措施和稳外资行动方案,打造了“燕赵会客厅”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品牌。
对外投资稳定增长,“走出去”步伐更加稳健。
全省对外直接投资额从2020年的19.4亿美元增加至2024年的22.5亿美元,年均增长3.8%。
“走出去”的企业更多了。截至2024年底,全省累计备案(核准)非金融类对外投资企业1083家,比2020年增加155家。中方协议投资额323.2亿美元,涵盖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等行业,遍布全球6大洲98个国家和地区。
“走出去”的项目更强了。涌现出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德龙钢铁印尼700万吨钢厂、立中车轮墨西哥工厂等一批国际产能合作亮点项目,成为“一带一路”大项目成功合作的典范。
三大平台能级提升,对全省开放的支撑带动作用更加突出。
经济开发区改革发展焕发新动能。2024年,全省经开区营业收入超8.19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8.4%。深化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市县党政正职兼任开发区领导职务,推广“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18个经开区迈上了营业收入千亿元台阶。
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实现新跨越。自成立至今年10月,河北自贸试验区以全省万分之六的国土面积,贡献了17.8%的实际使用外资和13.9%的外贸进出口。
综合保税区建设取得新成效。雄安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大兴机场综合保税区二期顺利通过验收,综合保税区保税维修、保税加工等业务不断拓展。2024年,全省综合保税区完成进出口610.7亿元,占全省外贸进出口的9.9%。
上一篇:月内340余只基金产品实施限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