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绿雏富硒农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标准化池塘里,增氧设备持续运转,20万尾罗氏沼虾在池塘中欢快游弋。小小的罗氏沼虾,既填补了市场空白,又抢占了新鲜度与成本优势。
“最初就是朋友来考察时,随口说了句‘这水看着能养虾’,没想到真成了!”该基地负责人徐彩林向记者介绍道:“基地雇了多个周边村民,负责日常工作,等后续养殖规模扩大了,我们计划吸纳更多村民,还会免费提供全套养殖技术培训,让有条件的村民也能跟着一起养虾,抱团走上致富路。”
罗氏沼虾证明,只要敢想敢试、善用科技,高原也能养出“热带珍宝”,小产业也能撬动乡村振兴的大希望。(拍摄于11月25日)
本报记者 李 娜 摄
上一篇:兵团:让“好房子”托起“好生活”
下一篇:8385.4万元换新礼包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