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
11月25日12时11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传来震天轰鸣,搭载神舟二十二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二运载火箭直冲云霄。15时50分,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应急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1月25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成功的模拟画面。新华社发无人“新座驾”承载应急使命
这次发射与以往不同。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以无人状态启程,肩负着“太空快递员”与“应急座驾”的双重使命。舱内装载了航天食品、航天药品、新鲜果蔬等,包括可通过空间站烤箱加热的鸡翅、牛排、蛋糕等,充分保证航天员的营养均衡。此外,舱内还搭载了针对神舟二十号飞船舷窗裂纹的处置装置,以及空间站所需的备品备件等。
后续,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将成为在轨神舟二十一号乘组的“新座驾”,为正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们重新建立一条可靠的回家之路。
据专家介绍,为确保无人状态下飞船质心平衡,上行的物资将代替航天员“坐”在航空座椅上。科研人员将上行物资装入大口袋中,借助航天员收腹带固定在3个座椅内,既保证各节点的参数稳定,又更好地利用了舱内空间。飞船入轨后,按预定程序执行3.5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与载人对接流程完全一致。此外,飞船还完成仪表系统小型化升级与返回舱设备布局优化,在延续载人构型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任务适配性。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任务标识融合了中国航天元素与传统文化符号:以长城图案为基底,体现对航天员生命安全的庄严承诺;弓箭造型与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神舟飞船构成视觉主体,展现“蓄势待发”的力量感与“使命必达”的坚定信念;22支利箭环绕四周,精准呼应任务编号。
搭载神舟二十二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新华社发天地协同筑牢“生命天梯”
此次发射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二运载火箭,是我国空间站任务“打一备一、滚动备份”策略的实战检验。作为始终处于应急待命状态的备份火箭,它将原本的发射准备流程压缩至16天,创造了中国载人火箭应急发射的新速度。
专家表示,火箭全程保持完整载人构型,顶部逃逸塔、二级半箭体结构丝毫未减,每个关键节点均按载人标准精准执行。为应对高强度挑战,试验队启动精细化应急预案:在明确实施16天流程应急救援发射任务后,火箭发射队仅用两天就完成了人员集结,关键岗位实行双岗制,用“工作标准不降、工序不减”的坚守,筑牢了空间站的“生命天梯”。
据介绍,长征二号F遥二十三运载火箭正在同步开展总装总测,将在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后尽快进入发射场,确保始终有一枚新的火箭进入待命应急状态,实现滚动备份。
当神舟二十二号飞船的尾焰划破长空,神舟二十一号乘组航天员张陆、武飞、张洪章正在空间站通过直播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据了解,飞船对接空间站后,乘组会开展“太空卸货”:完成物资转移与设备安装,把新鲜果蔬、应急药品及舷窗处置装置等精准部署到位,随后快速转入正常在轨工作。
此次应急任务源于神舟二十号飞船返回舱舷窗玻璃出现细微裂纹,其最大可能是受空间碎片外部冲击导致。虽不影响空间站运行,但为确保航天员绝对安全,任务总指挥部迅速启动预案,工程全线从容应对、科学处置,广大参研参试单位大力协同、攻坚克难,在20天时间里,稳步高效完成风险分析评估、方案论证决策、人员物资调动、乘组换船返回、飞船应急发射等工作,为国际航天领域高效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成功范例。目前,神舟二十号飞船仍在轨停靠,将继续留轨开展相关试验。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6日 08版)
[ 责编:邢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