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新华社记者 邵香云 杨文
将手机架在显微镜前,上传图像,只需要3秒,真菌检测App便给出了识别结果。在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楼实验室,博士后吴秀祯正在进行试验。这套检测系统能帮助医生快速识别出25种真菌,覆盖了临床90%的常见菌类。
“这个是人体细胞‘保卫者’,那个是‘入侵者’,手机上一目了然。”公司董事长周泽奇说,这套系统不仅可以分析病原体感染状况,还可以给出具体的用药建议。
沿京津高速一路向东,渤海湾畔的天津滨海新区,坐落着世界上首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中新天津生态城。不久前,中新天津生态城土生土长的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交所敲钟上市。这家生物医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凭借深耕真菌检测试剂多年,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见到周泽奇的时候,他刚开完公司产品战略会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攀登医药科技新高峰,信心十足!”周泽奇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明年将加速投资打造天津总部基地,我们计划推出多个新品上市。”
在生物医药领域,一款新产品从研发到上市,通常需要四五年。丹娜生物的底气何在?
“聚人才、高投入,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我们每年拿出3000多万元用于研发,这是我们完成从‘跟跑’向‘领跑’转变的密码。”周泽奇说,公司已引进15名博士后,员工近三成是研发人员,拥有核心技术是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真菌检测主要为免疫功能低下的重症患者提供诊断。外形不起眼的试剂,技术曾长期被国外垄断。
2014年,丹娜生物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成立,当地提供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支持,企业当年实现营收40多万元。经过不懈努力,这家企业自主研发的试剂产品,检测时间从一周多逐渐压减到24小时,目前最快半小时内给出结果。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在周泽奇看来,从白手起家到年营收2.4亿元,企业的一步步成长离不开当地的精心培育。今年上半年,丹娜生物需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但天津未有过此类先例。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联合海关等部门召开现场协调会,从企业资质、检疫审批、属地查验等环节开展业务指导,原材料顺利进口。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4—2035年)》提出,加快布局生物医药、康养医疗等大健康细分行业。绿色通道快速审批、提供一站式管家服务……这些年,中新天津生态城加快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新名片。
距离丹娜生物不远的杰科(天津)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近期也传来好消息。公司副总裁刘广春告诉记者,企业自主研发的治疗老年眼睛黄斑病变的注射液明年即将上市,治疗脑癌的一类创新药也完成1期临床试验。
“以前,创新药的审评得一步步走,现在是从‘串联’走向‘并联’,有的环节可以合并检查。”刘广春说,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药监部门,帮助企业快速审批,上市周期大大缩短。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围绕产业链条上研发、孵化、小试、中试环节,中新天津生态城正打造占地面积12.65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依托产业载体空间和专业化服务,目前园区吸引了30余家企业入驻,涵盖生物技术、高端医疗器械等多个前沿领域。
不久前,来自上海的一家合成生物企业来访园区,计划开展药物中间体和营养产品的研发生产。中新天津生态城大健康产业促进局局长陈曦说,园区从项目投资建设、药物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平台运营等多方面构建全生命周期政策体系,助力企业落地生根。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扣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定位,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抓手,从实体建设、科技创新、金融赋能、出海拓展等方面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新天津生态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龙说。(新华社天津11月24日电)
上一篇:冬季儿童呼吸道感染如何防治
下一篇:央行开展10000亿元MLF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