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团结报)
转自:团结报
□ 余 伟
人民政协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水平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建设中当有所作为,也大有可为。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人民政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致力于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人民政协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够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激发社会活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发挥政协协商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首先,政协协商凭借其广泛的代表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能够汇聚社会各界的精英与智慧。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政协委员围绕国计民生展开深入细致的讨论与协商。这种跨越行业、领域和地域的协商模式,确保了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其次,政协协商注重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能够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同时,政协还与其他协商渠道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推动协商民主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发展。这种创新与实践的精神,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营造了更加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再者,通过调研走访、座谈会等形式,政协委员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与关切,这种工作作风不仅可以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协的信任与支持,也可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赢得广泛的社会认同与参与。
汇聚智慧、协调关系,形成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合力。在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方面,政协通过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基层、贴近实际,开展广泛的调研和协商活动,深入了解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积极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不仅具有广泛代表性,而且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前瞻性,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政协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纠纷,政协通过发挥其独特的协调作用,积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推动各方达成共识和合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种协调作用不仅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而且能够激发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新质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
健全工作机制,为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凝心聚力。围绕新质生产力专题,召开多种形式的协商会,进行深入的协商议政,可为破解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政协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构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沟通桥梁。通过组织专题研讨会、座谈会、调研会、协商会等,促进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协同发展。坚持理性、客观的原则,引导各方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与协商,力求形成广泛共识与强大合力。为精准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政协组织政协委员、专业团队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有助于摸清关键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调研过程中,注重倾听一线工作者的真实反馈,全面收集他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中遇到的挑战与难题,为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意见提供翔实的数据支持。密切关注新质生产力领域内的热点问题,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让先进生产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这一过程中遇到的堵点卡点问题,既是改革的发力点,也是政协履职的着力点。鼓励和引导委员在反映社情民意、视察调研等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同时,加强对政府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工作的民主监督力度。通过提案、建议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对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对于政府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提出批评和建议,推动政府改进工作作风和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单位: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
上一篇:综合施治解决“超前学习”问题
下一篇:民革中央召开中山议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