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团结报)
转自:团结报
2021年7月,“双减”政策正式出台。然而在政策背景加持和媒体频频曝光下,“超前学习”风气在某些地区依然盛行。暑假和双休日,本应是孩子们放松休息的时光,却往往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不仅孩子身心俱疲,家长也倍感压力。过重的学习负担和紧张的时间安排,显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效率的提升。尽管“超前学习”能带来短暂的学习优势,但这种优势往往是难以持久的,甚至可能阻碍孩子的学习能力发展。
建议:
优化教育评价体系。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切实推进多元评价体系的落地,改变以分数为单一指标的评价导向。除学业成绩外,也要重视对学生品德、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等多维度的考核,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单纯将超前学习视为提分的关键。
营造多元社会氛围。政府积极干预,联合社会各界,共同营造多元人才观。如企业招聘时可以提高对实际能力、综合素质的考量权重。政府和社会组织要通过大力宣传,提升职业教育地位,拓宽人才发展路径,减轻社会整体的升学焦虑。
规范日常教学过程。学校要严格遵照国家教育政策设置课程,杜绝超纲教学。同时可以引入项目式学习等新教学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此外,学校还需要合理控制作业量,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分层布置作业,防止学生因负担过重依赖超前学习。
家长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培训、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引导家长认识到孩子成长是长期过程,不能仅以成绩评判孩子。注重培养孩子品德、兴趣爱好等,关注其身心健康,避免因过度追求成绩而盲目让孩子超前学习。同时家长需减少从众心理,不盲目跟风,根据孩子自身节奏和兴趣安排学习。
加强校外培训监管。解决超前学习等教育内卷问题,强力手段依然必不可少。相关部门需要强化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督,严厉打击机构以夸大效果等形式,变相诱导学生超前学习的行为。尤其要持续关注隐形、变异的学科类培训,保证“双减”政策有效落实。
(芦阅文)
上一篇:深耕地域聚合力 拓展领域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