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11月20日下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一名医生轻点鼠标,电脑上立刻显示出患者在福建三明拍摄的医学影像资料。查体结合影像,医生得出诊断,给出医嘱。这标志着全国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正式启动,今后,将有越来越多患者在异地就医时可享受这一便捷服务。(见11月21日《人民日报》)
曾经,“转诊必重查”是许多患者的就医痛点。不同医院之间信息不通、数据隔离,患者跨院就医时,即便带着纸质胶片,也常因格式不兼容、清晰度不足等问题,被要求重新做CT、核磁共振等检查。这不仅让患者多花钱、多受罪,还可能因频繁受到辐射而影响健康,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而此次医学影像全国“漫游”的启动,拆除了长期存在的信息藩篱,从根源上破解了重复检查的难题,值得点赞。
医学影像全国“漫游”的价值,不止于“少做一次检查”。对患者而言,它节省了时间成本与医疗开支,让异地就医更便捷舒心;对医生而言,借助完整、连贯的影像数据,可以动态追踪患者病情的演变,提升诊断效率和精度。从医保角度来看,此举减少了医保基金的不必要支出,让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这一举措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是医疗领域“放管服”改革的生动实践。
让好政策惠及更多人,还需在加速推广与完善细节上持续发力。一方面,加快未接入省份的部署进度,推动影像互通延伸至更多省份、更多层级的医疗机构;另一方面,筑牢数据安全防线,完善患者授权机制,在保障信息互通的同时,守护好个人隐私。此外,还需考虑到系统改造、数据储存等额外成本,强化政策支持,调动医疗机构的参与积极性。
从“拎着胶片跑”到“云端数据流”,医学影像全国“漫游”是一举多得的民生实事,是医疗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步。相信随着这一举措不断完善,将有更多患者告别重复检查之痛,医疗服务将更有效率与温度。
上一篇:【班组快讯】“小雪”保供暖万家
下一篇:京港高铁雄商段建设取得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