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洋
“自醉驾入刑以来,该类案件成为基层检察院办案压力最大的案件类型之一。传统人工审查方式效率不高,制约了办案质效。”11月19日,贵阳市乌当区检察院检察官吴双向记者介绍,该院以数字检察建设为契机,目前已研发并使用醉驾案件全流程审查智能体,醉驾案件实现“一键全流程审查”,推动案件审查标准化、规范化和智能化,大幅提升了办案质效。
“在对话页面,上传案件卷宗即可开始审查,通过流程信息可以看到,人员信息精准提取,证据要素完整摘录,证据链完整性自动核查,并自动生成规范法律文书,形成了覆盖案件全流程的审查闭环。”吴双轻击鼠标,醉驾案件审查智能体的全流程依次展现,一目了然。
该智能体上线以来,已在全省80个基层检察院推广应用,辅助办理案件超1000件,显著提升了案件办理的效率和准确度,进一步推动刑事检察“案件审查”与“法律监督”双重质效提升。
检察智能化建设是辅助监督办案、提升检察履职水平的新质生产力。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在融入数字检察“一张网”整体框架基础上,持续深化业务应用系统、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和检察智能化系统三大应用,逐步构建以大模型为工具、提示词为抓手,实现检察办案、法律监督、业务管理与学习等全面智能化的应用生态,检察智能化建设得到了有力推进。
截至目前,全省共研发127个检察智能应用,覆盖案件审查、质量检查评查、证据分析、文书生成、文书校验等多个检察业务场景,累计探索应用场景500余个,编写提示词超过80万字,在应用中取得较好成效。
上一篇:普惠保险惠及7.6亿人次老年人
下一篇:司法护航“指尖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