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旭光电子跌4.41%,成交额2.89亿元,换手率2.48%,总市值115.03亿元。
异动分析
可控核聚变+光刻机+先进封装+智能电网+5G
1、根据2025年6月24日互动易:公司生产的大功率电子管产品已配套应用于可控核聚变装置。基于在电真空器件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优势,公司正积极深化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相关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助力其产业化发展。
2、2023年11月7日互动易回复:公司用于光刻机、等离子清洗/抛光等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发射管产品已经客户验证通过,并实现批量销售。
3、2023年11月7日互动易回复:氮化铝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先进陶瓷材料。因具备高热导率(热导率是目前氧化铝陶瓷材料的7-10倍)、热膨胀系数与 Si 匹配度高、高强度、高体积电阻率、高绝缘耐压、化学稳定性等特性,是国内外公认的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材料和电子器件的先进封装材料。目前,公司自产氮化铝粉体,主要性能指标经权威机构检测认证,与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日本德山为同一级别,满足高热导封装材料及半导体设备用结构件等高端氮化铝产品用粉体需求。氮化铝封装材料(基板)方面:公司所生产的氮化铝LED基板、激光热沉基板、功率半导体模块基板及高温共烧多层基板等产品,已在下游应用端的三十余家企业认证通过及实现供货销售;目前公司氮化铝基板已应用于DPC、DBC、AMB及HTCC等金属化工艺领域,已成为国内氮化铝基板主要供应商。
4、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真空灭弧室专业制造厂家之一,具有年产25万只真空灭弧室的产能,现有真空灭弧室300余个品种,产品均经过国标或IEC标准认证,其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及市场占有率均在国内同行业名列前茅,部分产品系国内独家生产,产品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和四川省优秀新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和北美等地。公司生产电真空器件历史悠久,主营产品有三大系列为金属陶瓷发射管、陶瓷真空开关管和高低压配电成套装置及电器元件。
5、18年半年报称公司产品覆盖传输速率从1.25G/S`~40G/S的光电器件、光电模块。光电器件和光电模块是光纤通信接入网、传输网、数据中心和4G和5G移动通信等通信系统的核心器件。
(免责声明:分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根据不同行情独立判断)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4321.39万,占比0.17%,行业排名24/33,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16.02亿,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 区间 | 今日 | 近3日 | 近5日 | 近10日 | 近20日 |
|---|---|---|---|---|---|
| 主力净流入 | -5665.76万 | -1.33亿 | -1.57亿 | -2.82亿 | -4.71亿 |
主力持仓
主力轻度控盘,筹码分布较为分散,主力成交额1.57亿,占总成交额的11.33%。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7.04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7.04元,近期筹码减仓,但减仓程度减缓;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14.04,谨防压力位处回调,若突破压力位则可能会开启一波上涨行情。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工大道318号,成立日期1994年2月28日,上市日期2002年11月20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金属陶瓷电真空器件、高低压配电成套装置及光电器件业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真空灭弧室(电力开关设备核心器件)44.56%,其他(补充)18.09%,航空航天飞行器精密结构件13.28%,智能嵌入式计算机8.63%,新型电力及新能源成套设备6.78%,半导体封装及热管理用氮化物电子材料5.15%,大功率激光器射频电子管3.03%,其他0.47%。
旭光电子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其他电子Ⅱ-其他电子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一体机概念、无人机、DeepSeek概念、低空经济、光刻机等。
截至9月30日,旭光电子股东户数6.76万,较上期减少9.61%;人均流通股12261股,较上期增加10.63%。2025年1月-9月,旭光电子实现营业收入11.81亿元,同比增长5.57%;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25.04%。
分红方面,旭光电子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2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8304.42万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旭光电子十大流通股东中,永赢睿信混合A(019431)位居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1445.07万股,为新进股东。永赢稳健增强债券A(014088)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954.51万股,为新进股东。华夏创新驱动混合A(010305)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381.66万股,为新进股东。博时汇兴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011056)位居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376.46万股,为新进股东。华夏高端制造混合A(002345)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