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本报讯 (记者 祝 富)11月14日,记者从江苏省苏南片区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新闻发布会获悉,江苏连续五年在中央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考核中获评优秀,2024年得分居全国首位,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社会满意度均居全国首位。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成效显著。
江苏自2021年启动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以来,已培育11家建设单位,其中南京、苏州、南通升级为国家级建设单位。“十四五”时期,全省知识产权法治化进程全面提速。继2022年《江苏省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颁布后,苏州、南京等地相继出台配套条例,形成覆盖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领域的法规体系。
“十四五”以来,全省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7万件。南京首创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心,牵头组建保护联盟,打造一体化保护体系。苏州深化“三审合一”改革,成立跨区域知识产权法庭,审结案件超过1.5万件,同时联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城市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全链条保护。
江苏还围绕产业需求精准赋能,让知识产权成为创新发展的“硬支撑”。实施知识产权“护新”工程,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保护规则研究,推进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苏州立足“1030”产业体系,针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设立全国首个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培育1863家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江苏已获批建设14家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其中,苏州分中心重点打造知识产权国际服务平台,涉外纠纷应对指导率达100%。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将持续强化知识产权赋能,通过加强原始创新保护、深化国际合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供给的双重作用,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创新屏障。
下一篇:以计量之“准”守护城市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