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下水利国企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与成效
创始人
2025-08-19 05:42:10
0

  水利事业作为国家基础建设的命脉,肩负着保障粮食安全、改善民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重任。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水利国企站在新时代发展前沿,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企业治理体系。水利工程的专业性与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为农业生产提供水资源保障,为农民生活改善创造基础条件。当前,水利国企正从工程建设向水资源综合管理转变,从单一服务向多元价值创造延伸,在防洪抗旱、灌溉保供、生态修复等方面展现出强大活力。党建引领使企业决策更加符合乡村发展规律,企业行动更加贴近农民期盼,实现了国企担当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开创了水利建设服务“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一、党建引领水利国企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价值

  党建引领为水利国企服务乡村振兴注入政治动力与发展方向,使企业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坚守公益属性,彰显国企担当。水利国企立足行业特点,将工程建设与乡村实际需求有机结合,形成独特发展优势。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水利国企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水库、灌区等水利工程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水利国企将防洪安全、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修复等专业能力转化为乡村建设实际成效,推动水利工程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维度延伸。党建引领强化水利国企服务意识,促使企业深入田间地头,倾听农民心声,精准把握乡村发展需求。

二、水利国企服务乡村振兴的党建引领实践路径

  强化政治引领与组织保障机制。政治引领体系涵盖政策对标转化、决策前置审议、思想教育穿透等关键环节,确保企业行动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同频共振。组织保障方面,水利国企创新“双嵌四融”架构,推行项目建支部、流域党建联盟等组织嵌套模式,实现干部交流、技术人才培育等资源融通。

  浙江省水利系统探索的“水利红色联建”模式展现了党建引领的创新实践。浙江省水利厅整合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钱塘江管理中心等7家单位党组织力量,牵头成立“浙水惠民”党建联盟,与26个乡村振兴重点县建立共建关系。联盟实行“党建资源共享清单”制度,水利国企将实验室、勘测设备等专业资源向乡村开放,2023年为淳安县下姜村提供水质检测服务47次,为村集体节约资金120余万元。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创新流域党建联盟机制,组建覆盖川渝鄂区域的“长江大保护党建联合体”,整合23家水利国企与67个乡镇党组织力量,2024年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百日攻坚”行动,解决历史遗留水环境问题89个。中水北方公司在组织嵌套方面取得突破,联合甘肃临夏州委,围绕中部生态移民供水工程组建“红旗渠功能型党委”,实现移民安置与工程进度同步推进。黄河勘测设计公司落实“三跨”干部交流计划,选派12名水文专业党员赴宁夏固原市水利局挂职“科技副局长”,推动当地淤地坝工程标准提升两个等级。广西水利电力集团在考核机制创新上设置“党群连心分”评价体系,将党员调解用水矛盾的成效与绩效奖金直接挂钩。淮河水利委员会开发“水利党建云”平台,对豫东平原2.3万眼机井实施党员管护责任追踪,使设备完好率从78%提升至94%。数据显示,实施党建引领的水利国企在2024年乡村振兴考核中,“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护机制健全率”达100%,较非联盟地区高出22个百分点,彰显了党建引领的显著成效。

  推动水利资源与乡村需求精准对接。水利国企推动资源与乡村需求精准对接的路径着眼于精准调研、整合利用与创新服务三大维度。企业将技术骨干派驻农村一线,常态化开展走访座谈,绘制农村水利需求图谱,形成问题台账与应对方案库。借助数字化手段整合工程建设、人才培养、管理经验等资源要素,构建服务乡村的供给矩阵。根植于区域特色的适用技术研发与推广成为水利国企的重要着力点,专业水利技术与农村实际需求的精准对接,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例如,企业可构建“水利服务联络站”机制,选派技术人员与农村建立长期帮扶关系。春耕备耕、汛期防御等农业生产关键节点,组织专业队伍进村入户,开展水利设施巡检维护,排查灌溉工程、饮水设施潜在隐患。搭建农村水利感知网络,将分散的小型水利工程接入统一监测平台,实现农田灌溉、山塘水库等设施的智能调控。研发区域适应性水利工程标准化方案,针对山区、平原、丘陵等不同地貌特征形成技术模块,降低建设与维护成本。创设“水管家”服务品牌,为农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提供用水规划、节水改造等专业指导,引导农民转变用水方式。水利工程建设全程融入技术培训环节,培育本土水利人才队伍,提升农村水利自主管理能力。探索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的多元投融资模式,构建水利工程长效运营体系,实现水利资源向乡村振兴动能的持续转化。

  党建引领为水利国企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政治航向与组织动力。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保障、农民生活改善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其专业优势与乡村发展需求深度融合,形成独特价值创造路径。当前水利国企正从工程建设向水资源综合管理转型,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多重价值统一。未来水利事业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独特水利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印台区“四道加法”答好干部作风...   本报讯 (记者 程红兰)今年以来,印台区持续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聚焦思想淬炼、队伍锻造、...
纷美包装:国际业务终止综合入账 .ct_hqimg {margin: 10px 0;} .hqimg_wrapper {text-a...
把诊疗服务做成“艺术” 受娃欢... 转自:新快报跨市甚至跨省问诊的患儿家庭,甘愿多等几小时,也要挂上沈振宇医生的号;8岁白血病患儿出院前...
圣唐控股拟折让18.7%配股 ... .ct_hqimg {margin: 10px 0;} .hqimg_wrapper {text-a...
一地通报!4名主播被控制,这些... 据“玉乡镇平”8月18日消息,河南南阳镇平县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8月17日,媒体对镇平县石佛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