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17日讯(大众新闻记者 顾松 通讯员 赵军) 今年以来,胜利油田鲁明公司济北采油管理区通过“流场调控+堵调一体化”技术,实现均衡驱替,有效率达到100%,减少措施及药剂费用223万元,标志着管理区低成本技术“强注聚扩波及”实现新突破。
经过30余年的高效勘探开发,曲堤油田老油区的开发难点越来越凸显,油井受含水高、供液差、套损等叠加影响,稳产难度越来越大,新建产能难以接替。
2023年初,这个管理区探索使用注聚工艺,随着时间推移,注聚效果显现的同时,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例如存在部分井液量不达标、部分井组窜聚、东部井组注聚不见效和套损影响注聚效果等生产难题。
“提高注入速度,保持地层能量和压力水平后,再进行提液调整和分类调流线。”管理区油气开发主管师李焕提出了治理思路,她表示,通过同步差异化注采调整来实现均衡注聚,争取让见效率达到84.7%以上。
经过措施攻关小组的反复论证,他们提出了“强注聚扩波及”流场调控+堵调一体化技术。他们根据区块的油藏特点和不同井组的注聚见效特征,细分化学驱井组类型,分别对注聚见效区、强化补能区、边部控水区、窜聚控水区开展均衡注采、低配高浓、低浓高配等注采调配措施,保证均衡驱替和长期有效。
今年年初,他们在曲9-斜91井组、曲9-313井组开展试验,在注聚初期进行补孔合采解堵提液。试验正面,在两个高含水井组,实施“流场调控+堵调一体化”后,井组的液量和动液面都略有下降,但含水也出现显著下降的趋势,这正是注聚见效的特征。
管理区乘势而上,对局部井区存在单向对应、储量失控的井组进一步进行井网调配工作。他们在曲9馆三单元部署7口油井,经过半年多的“强注聚扩波及”技术,曲9馆三单元从年末的日产油量112吨,增至目前日产油量137吨。
在注聚的过程中,管理区还进一步完善井网,提高两向以上的对应率,对比注聚前单元综合含水下降6.4%,日增油70吨,产油量是注聚前的2.1倍,非常有效地夯实了注聚见效基础。
“强注聚扩波及”的“流场调控+堵调一体化”技术突破,让技术人员看到了希望。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拓宽开发思路,深入剖析潜力井组,拿出更多有效措施,为老油区开发找到新思路。
上一篇:以管理提效抓实成本“节流”
下一篇:二维动画的拙朴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