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通过科学治理,兴国县水土流失山地化身生态脐橙产业基地。
兴国县委宣传部供图
收获时节,果园农民正在将脐橙装箱。
刘瑶 摄
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习近平
初秋时节,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的丰采果园内,整齐排列的脐橙树上,脐橙尚青,但也有拳头大小。看着满山绿色,90后果园负责人刘瑶嘴角上翘,“到了收获的季节,满山都是‘黄澄澄’”。
刘瑶边走边介绍,记者却因树边的杂草“分了心”。依据常理,种果树要除杂草,不然会影响树木生长。刘瑶心细,“别看这些杂草,它们可是果园的‘功臣’”。
杂草是“功臣”,这事儿可是头一次听说。
故事要从9年前讲起。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的山,大多是荒山——不仅没树,连草都不长。因为兴国是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区,红壤半土半石、易碎、没黏性,含沙量也大,一冲就溃,加上曾经过度开荒、砍伐等人为因素,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来考察的外国专家也直摇头:“这里以后会变成江南沙漠。”
“兴国山歌以前是这么唱的:山光秃岭和尚头,洪水下山遍地流,三日无雨田龟裂,一场暴雨沙满丘。”住在果园山脚下的饶世芳回忆。
刘瑶经营的这座果园,曾经就是一片荒山。
当时,兴国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鼓励集中多样经营,推动增收致富。农业院校毕业的刘瑶返乡创业就在那个当口。她看上的正是兴国的荒山。
“爸妈原本希望我上大学后出国读研,可以跳出‘农门’。”刘瑶笑着说,“可我对家乡感情很深,相信只要掌握好农业知识和技术,就能有一番作为。”然而村里人并不理解,议论纷纷:“一个二十几岁的丫头能在荒山上搞出什么名堂?”
但这没有动摇刘瑶的决心。她搬来“救兵”——父母和驻村扶贫干部,在他们的帮助下,挨家挨户做工作,条分缕析地讲清楚把自家荒山田地交给她来管理能有啥好处,并承诺提供土地入股、优先安排基地就业、免费教授农业技术、免费提供种苗肥料发展“庭院经济”等。
“一开始流转了一些,我们就把山地整成梯田,种植脐橙。但每次下大雨,雨水就夹着红土顺着山坡流下来,果园的师傅给我打电话说,河水都是红的!”严重的水土流失让创业之初的刘瑶一直提心吊胆。
受影响的不止刘瑶一家,这是当地的“老大难”。兴国县土地总面积3215平方公里,据1980年农业区划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899平方公里,占比超过一半。
2017年,在国家实施“山水工程”的大背景下,兴国县启动了水土流失治理、土地整治与土壤改良等五大生态建设工程,深入推进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建设。
这无疑给刘瑶吃了一颗定心丸。在她流转来的荒山上,兴国县通过以奖代补项目的方式,做了许多预防水土流失的工程,那段时间,山上多了许多工作人员的身影。
“经过几十年与水土流失斗争,我们总结出了比较成熟的‘山顶戴帽、山腰系带、山脚穿靴’的方法。”兴国县水土保持局工程师赖如万介绍道,具体来说就是在山顶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在山腰种植脐橙等经济作物,在山脚种草保持水土。同时,在山上建造竹节水平沟、蓄水池、沉砂池、排水沟等水土保持设施。
脐橙树边的杂草发挥的就是保持水土作用。“像这些高度到脚踝的草,是我们精选的宽叶雀稗,它们的根系非常发达,有很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在这里种脐橙,这些草只能割、不能拔,不能伤害草的根系。”赖如万说。
经过努力,兴国县已经实现从“江南沙漠”到茵茵绿洲的转变,植被覆盖率由28.8%上升到84.6%,生态建设成果斐然。曾经的荒山,眼见着变成了青山。
刘瑶琢磨着,要把这青山变成金山。
靠着满满的诚意,刘瑶分三期成功完成了千余亩山地的流转,并成立了兴国县丰采种养专业合作社。
“此后,我就成了高校农学院、林学院的常客。”刘瑶说,她常常拜访农业专家教授请教专业知识,走访考察了大量农业基地,渐渐地,对合作社的发展有了清晰的思路。她聘请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专家团队作为技术指导,专攻特色生态种植业,做优质有机产品,在山腰栽植脐橙、鹰嘴桃、猕猴桃,山脚下建瓜果采摘园。
几年来,合作社免费为100余农户提供猕猴桃、脐橙、甜柚秧苗共计2000余株,与农户签订收购农产品协议,邀请种养专家到田间地头讲授嫁接、施肥、杀虫、防寒防冻防旱知识20余场。基地带动周边村庄75户贫困户实现脱贫、1000余人走上致富道路。
慢慢地,刘瑶得到了村民的认可。“瑶姑娘读了书就是不一样,是个有本事的好青年!”不少观望中的村民主动找到刘瑶要流转自己的山地。
“在瑶姑娘的基地上做事,有稳定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还能照顾家人。”含田村脱贫户谢新娇在丰采果园从事日常管护和采摘工作,每年能有3.6万元收入。
得益于生态的持续改善,脐橙的品质不断提高。如今,刘瑶有个计划,“农产品不仅要有良好的品质,还需要塑造品牌”。
与有着丰富种植经验的果农相比,刘瑶更懂互联网,能“折腾”,也更懂人才的重要性。她瞄准电商平台,并组建了电商团队,发力短视频和直播带货领域。她还发起“山野共创计划”,邀请青年创业者、生活达人等加入团队,由果园提供场地、食宿、网络等,无论粉丝量大小,都欢迎到果园里来直播,目前已有20余人加入,基本上是95后。
刘瑶一直希望有机会能把家乡山里的橙子,卖到全世界的餐桌上。如今这个愿望马上就能实现。“今年,我把工作重心放在跨境电商和有机认证上,果园的脐橙已经成功申请到了出口资质。”
憧憬未来,刘瑶有一个更大的计划,“如今的果园,四季皆景,我们卖好产品,也卖好生态,通过举办‘爱乐之橙’音乐节、露营活动,春天办赏花游园会,秋天办采摘节和读书会,还能进一步带动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本报记者 杨颜菲 张一琪)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8月18日第01版)
上一篇:微治理协调化解社区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