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8月的沈阳,青春飞扬。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8月10日至15日在沈阳火热举行。当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时,一场关于平安的守护也在同步进行。
为了保障赛事安全,沈阳市公安局创新构建了“1+5+14+11”安保勤务模式,不断完善安全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治安管理支队反复踏勘现场,优化“三区三层”安保机制,以安保“最优解”确保比赛万无一失。面对开闭幕式3.1万人次的客流量,治安管理支队提前布局,打出精细“组合拳”。错峰抵离、远端安检、分类进入……各项措施实现了人群精准分流。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交通管理支队科学规划8处临时停车场,不同车辆“各行其道”,让核心区及周边区域秩序井然。
看台上,浑南分局民警于本海后背早已湿透,他和搭档组成“最小作战单元”,每10分钟沿看台环廊巡逻一周。
“别急,注意脚下!”首个比赛日结束,奥体中心站地铁口,民警徐步云手持扩音器,声音穿透人潮。
赛事期间,沈阳公安结合每日情况,动态优化社会面巡逻防控模式,进一步提高“见警率、见灯率、管事率”。在场馆及周边,巡特警、属地分局精干警力组成14支机动小组,及时处置化解各类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比赛加油!”“谢谢你们,辛苦了!”小运动员与执勤民警亲切互动,这温馨的一刻,诠释了守护的意义。
从精确到厘米的停车规划,到温暖到人心的便民举措;从科技赋能的空中防线,到全天候的坚实守护,沈阳公安用“硬核”实力与“暖心”服务,兑现了“绝对安全、万无一失”的承诺。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主任记者 李欣 记者 徐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