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载着乘客的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城市中心自如穿梭,装满新能源汽车的汽车运输滚装船接连起航,更多自主品牌不断加强产业链协同……“十四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产业规模延续增长态势。业内专家指出,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下半年,需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智能化、国际化的道路上持续发力。
发展硕果累累
“十四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多个关键指标上均实现了超预期的突破。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数据,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21年的352.1万辆到2024年的1286.6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8.2%,远超国际水平。2025年上半年产销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升至44.3%。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王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市场的主导力量,标志着我国电动化转型升级上升到稳态发展的高度。
“出海”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力的一大方向。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走向世界。”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研究部部长朱一方对记者表示,我国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出口规模持续领跑,并且正从产品出海升级为“技术+生态”协同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