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智库)
■国研智库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 宋荟柯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独角兽企业”一词,其一般指成立时间短,但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公司。根据胡润研究院《2025全球独角兽榜》,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已达1523家,总价值5.6万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
80%的全球独角兽企业集中在美国、中国和欧盟。独角兽企业分布在全球52个国家的307个城市。 1)美国:以758家独角兽企业领先,占全球总数的一半,其湾区是核心聚集地,拥有315家独角兽企业。2)中国:以343家独角兽企业位居第二,其中北京75家、上海64家、深圳37家。3)其他地区:欧盟拥有112家独角兽企业(德国36家、法国30家),印度64家,英国61家,东南亚37家。
全球独角兽行业分布呈现出技术密集、跨界融合化趋势。1)31%的独角兽企业集中在金融科技、软件服务、人工智能领域。金融科技以197家独角兽企业领先,软件服务和AI分别以151家和128家位列第二和第三。全球1/3的独角兽企业与AI相关,出现大量“AI+”类独角兽,凸显了AI对各行业的变革性影响。2)地域创新存在差异。美国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软件服务、金融科技和健康科技领域;中国则以半导体、AI、新能源、电子商务为主导。世界其他地区的独角兽企业更多集中在金融科技、电子商务和区块链领域。
独角兽企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其成长得益于企业自身的科技实力与创新活力,同时也离不开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未来谁拥有更多孕育独角兽的“沃土”,谁就更可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领先。